<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 (342個)

    181

    素不

    成語拼音:
    sù bù xiāng néng
    成語解釋:
    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成語出處:
    《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懷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能。《后漢書 吳漢傳》:“子與劉公積不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182

    素不

    成語拼音:
    sù bù xiāng shí
    成語解釋:
    向來不認識。素:平時;識:了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瑁傳》:“及同郡徐原,愛居會稽,素不識,臨死遺書,托以孤弱。”
    183

    水火濟,鹽梅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語解釋: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成語出處:
    《舊唐書·忠義傳·王義方》:“本欲水火濟,鹽梅成,然后庶績咸熙,風雨交泰。”
    184

    十口

    成語拼音:
    shí kǒu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許多人輾轉傳。
    成語出處:
    茅盾《第二天》:“于是接連地來了許多十口傳的‘戰報’,日本海軍司令部已經被我方占領了。”
    185

    聲氣

    成語拼音:
    shēng qì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指志同道合,意氣投。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腹心照者,謂之知心;聲氣求者,謂之知音。”
    186

    聲氣

    成語拼音:
    shēng q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成語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自然是聲氣投,定行見用于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賞。”
    187

    盛衰

    成語拼音:
    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盛衰:興盛和衰敗;乘:乘除,消長。人事的興盛和衰微互消長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以古準今,盛衰乘,物理變化,圣人處之,豈非栗栗危懼,不敢自暇之時乎?”
    188

    食宿

    成語拼音:
    shí sù xiāng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矛盾的目標。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
    189

    死傷

    成語拼音:
    sǐ shāng xiāng jí
    成語解釋:
    藉:以物襯墊。死亡受傷者互枕藉而臥。形容傷亡者多
    成語出處:
    《元史·世祖紀》:“以致師出連年,死傷藉,系累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
    190

    山水

    成語拼音: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成語解釋:
    指邊界連接在一起。
    成語出處:
    191

    生死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xiāng yī
    成語解釋:
    在生死問題上互依靠。形容同命運,共存亡。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兩國同志要親如兄弟般地團結在一起,休戚與共,生死依,為戰勝共同敵人而奮斗到底。”
    192

    死傷

    成語拼音:
    sǐ shāng xiāng zhěn
    成語解釋:
    枕:以頭枕物。死亡受傷者互枕藉而臥。形容傷亡者多
    成語出處:
    唐·陸贄《請不置瓊林大盈二庫狀》:“凍餒交侵,死傷枕。”
    193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jiù
    成語解釋:
    救:援助。頭和尾互援助。比喻前后互援助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有蛇于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
    194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前后連接不斷。
    成語出處:
    《魏書·侯淵傳》:“時青州城人饋糧者首尾繼。”
    195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成語解釋:
    見“首尾繼”。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黃巾來寇,融戰敗,走保都昌,時袁、曹、公孫首尾連,融兵弱糧寡,孤立一隅,不與通。”
    196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wèi
    成語解釋:
    喻互援救。
    成語出處:
    《晉書·溫嶠傳》:“至于首啟戎行,不敢有辭,仆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尾衛,又唇齒之喻也。”
    197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應:接應。原指作戰時各部密切配合;互接應。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198

    首尾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yuán
    成語解釋:
    謂前后互照應。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惟首尾援,則附會之體,固亦無以加于此矣。”
    199

    上下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xiāng ān
    成語解釋:
    上下:指尊卑、長幼、上級與下級;安:安穩,安定。上面和下面,安無事
    成語出處:
    《晉書·束皙傳》:“主無驕肆之怒,臣無嫠纓之請,上下安,率禮從道。”
    200

    適以

    成語拼音:
    shì yǐ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適:恰好。恰好可以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他們兩個好像廟門前立著的那對哼、哈二將,唯其不同,適以成。”
    * 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