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 (342個)
-
221
同利相死
- 成語拼音:
- tóng lì xiāng sǐ
- 成語解釋:
- 謂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同利相死,同情相成。”
-
222
同美相妒
- 成語拼音:
- tóng měi xiāng dù
- 成語解釋:
-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 成語出處:
- 《素書·安體》:“同美相妒,女則武后、韋庶人、蕭良娣是也;男則趙高、李斯是也。”
-
223
靦面相迎
- 成語拼音:
- tiǎn miàn xiāng yíng
- 成語解釋:
- 靦面:面帶愧色。帶著羞愧的樣子去迎人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7回:“那呆子放下釘耙,整整直裰,擺擺搖搖,充作個斯文氣象,一直的靦面相迎。”
-
224
同明相照
- 成語拼音:
-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 成語解釋:
-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
-
225
同氣相求
- 成語拼音:
- 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
226
天人相應
- 成語拼音:
- tiān rén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
227
同聲相求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 成語解釋:
- 謂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 成語出處:
- 唐·蕭穎士《江有歸舟》:“同聲相求,爾后我先,安得而不問哉?”
-
228
同聲相應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
229
同業相仇
- 成語拼音:
- tóng yè xiāng chóu
- 成語解釋:
- 猶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業的人不易相處。
- 成語出處:
- 清·翟灝《通俗編·交際》:“同美相護,同業相仇。”
-
230
痛癢相關
- 成語拼音: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彼此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明 楊士聰《玉堂薈記》下卷:“外而督撫,內而各部,無一刻不痛癢相關,凡奏書所不能及者。”
-
231
同憂相救
- 成語拼音: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 成語解釋:
- 謂憂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232
聞聲相思
- 成語拼音:
- wén shēng xiāng sī
- 成語解釋:
-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成語出處:
-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
233
項背相望
- 成語拼音:
-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 成語解釋:
- 項:頸項。原指前后相顧。后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
-
234
塤篪相和
- 成語拼音:
- xūn chí xiāng hè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
235
興丞相嘆
- 成語拼音:
- xīng chéng xiàng tàn
- 成語解釋:
- 興:興起;丞相:宰相;嘆:感嘆。感嘆人的賢與不肖,關鍵在于自處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236
相反相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相:互相。互相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現在用來表示相反之事物間有著同一性。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
237
相輔相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相:互相;輔:幫助;成:促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后二者之說始得無蔽。”
-
238
相仿相效
- 成語拼音:
- xiāng fǎng xiāng xiào
- 成語解釋:
- 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 成語出處: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中卷:“遂以蕪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強之說,傾詐之謀,攻伐之計。”
-
239
邂逅相逢
- 成語拼音:
- xiè hòu xiāng féng
- 成語解釋:
- 見“邂逅相遇”。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應天長》詞:“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
240
相激相蕩
- 成語拼音:
- xiāng jī xiāng dàng
- 成語解釋:
- 激:沖擊;蕩:震蕩。形容事物之間互相沖擊,發生動蕩
- 成語出處:
- 李劼人《死水微瀾》前記:“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為主要背景,具體寫出那時內地社會上兩種惡勢力的相激相蕩。”
* 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