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 (342個)
-
161
萍水相遇
- 成語拼音:
- píng shuǐ xiāng y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我與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為我破格!”
-
162
萍水相遭
- 成語拼音:
- píng shuǐ xiāng zāo
- 成語解釋:
- 浮萍隨水漂泊,聚散無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 成語出處:
- 明·陸采《明珠記·煎茶》:“天呵,果然是萍水相遭。”
-
163
披心相付
- 成語拼音:
- pī xīn xiāng fù
- 成語解釋:
-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給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慕容垂載記》:“歃血斷金,披心相付。”
-
164
旗鼓相當
- 成語拼音:
- qí gǔ xiāng dāng
- 成語解釋:
- 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愿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
-
165
旗鼓相望
- 成語拼音:
- qí gǔ xiāng wàng
- 成語解釋:
- 望:向遠看。隊伍很長,旗幟和戰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壯
- 成語出處:
- 《魏書·苻堅傳》:“堅南伐司馬昌明,戎卒六七萬,騎二十七萬,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
166
情趣相得
- 成語拼音:
- qíng qù xiāng dé
- 成語解釋:
- 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間的性情志趣投合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孔稚珪傳》:“稚珪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
-
167
琴瑟相調
- 成語拼音:
- qín sè xiāng tiáo
- 成語解釋:
- 琴瑟:古代兩種樂器。比喻夫妻恩愛,感情融洽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168
氣味相投
- 成語拼音:
- qì wèi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云游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
169
琴心相挑
- 成語拼音:
- qín xīn xiāng tiāo
- 成語解釋:
- 挑:挑逗。指用琴聲表達心意與愛慕之情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琴心挑之。”明·屠隆《曇花記》:“你雄姿秀骨風度好,瞥然見把人魂消,又不是琴心相挑,一意愿詠桃夭,諧白發附青霄。”
-
170
犬牙相錯
- 成語拼音:
- quǎn yá xiāng cuò
- 成語解釋:
- 錯:錯落。比喻交界線很曲折,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
171
犬牙相接
- 成語拼音:
- quǎn yá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形容地勢像犬牙一樣參差不齊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喪》:“甘州之諸屯,犬牙相接。”
-
172
青眼相加
- 成語拼音:
- qīng yǎn xiāng jiā
- 成語解釋:
- 青眼:眼睛平視。表示對人喜歡或尊敬
- 成語出處:
- 唐·房玄齡《晉書·阮籍傳》:“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擇而退。喜弟康聞之,乃筴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
173
犬牙相臨
- 成語拼音:
- quǎn yá xiāng lín
- 成語解釋:
- 形容地勢像犬牙一樣參差不齊地相連接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甚厄塞地利。”
-
174
氣義相投
- 成語拼音:
- qì yì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謂志趣、情誼互相投合。
- 成語出處:
- 金·王若虛《林下四友贊》:“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氣義相投也,故不結而合,既合而歡。”
-
175
氣誼相投
- 成語拼音:
- qì yì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見“氣義相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太史慈……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
-
176
犬牙相制
- 成語拼音:
- quǎn yá xiāng zhì
- 成語解釋:
- 制:牽制。指地界連接,如犬牙交錯,可以互相牽制。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
-
177
奇正相生
- 成語拼音:
- qí zhèng xiā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正面作戰與奇襲相結合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勢》:“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
178
入骨相思
- 成語拼音:
- rù gǔ xiāng sī
- 成語解釋: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成語出處:
-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179
實不相瞞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xiāng mán
- 成語解釋:
- 瞞:欺騙。實話告訴,決不欺瞞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實不相瞞:小人母子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過了宿店,來到這里。”
-
180
素不相能
- 成語拼音:
- sù bù xiāng néng
- 成語解釋:
- 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成語出處:
- 《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懷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漢書 吳漢傳》:“子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 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