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101

    絲毫

    成語拼音:
    sī háo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絲毫:形容極小,1分=1000絲=100毫=10厘;爽:差。一點兒也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建康保寧光譽禪師》:“密遠化機,絲毫爽。”
    1102

    裋褐

    成語拼音:
    shù hè bù wán
    成語解釋:
    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贍,裋褐完。”
    1103

    水火相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相:相互;容:容納;相容:相互容納。指水;火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根本能相互容納。后用來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質相反;根本對立。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火相逮。”
    1104

    水火兼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兼容。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火相逮。”
    1105

    上交

    成語拼音:
    shàng jiāo bù chǎn
    成語解釋:
    諂:巴結、奉承。與據高位的人交往,拍馬奉承。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君子上交諂,下交瀆。”
    1106

    守節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huí
    成語解釋:
    守節:堅守節操;移:改變。堅守節操而動搖
    成語出處:
    《舊唐書·肅銑等傳論》:“輔公拓竊兵反叛,王雄誕守節回,訓子孫以忠貞,感士庶之流涕。”
    1107

    三句離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要笑我三句離本行。”
    1108

    數奇

    成語拼音:
    shù jī bù ǒu
    成語解釋:
    奇:單數;數奇:命運好;偶:遇。指遭遇順利
    成語出處:
    清·汪琬《資政大夫駐防京口協領祖公墓志銘》:“官止于協領,年止于下壽,抑何數奇偶也?”
    1109

    水漿

    成語拼音:
    shuǐ jiāng bù rù
    成語解釋:
    水漿:飲料。流汁也進了口。形容病重或勞傷過度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水漿入于口者,至自禹它。”
    1110

    舌撟

    成語拼音:
    shé jiǎo bù xià
    成語解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成語出處:
    《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瞚,舌撟然而下。”
    1111

    守節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yí
    成語解釋:
    堅守節操,決改變。亦作“守節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節士》:“子為父死無所恨,守節移,雖有鈇鉞湯鑊之誅而懼也。”
    1112

    上梁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1113

    上梁正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正,下參差。”
    1114

    舍命舍財

    成語拼音:
    shě mìng bù shě cái
    成語解釋:
    情愿丟掉生命也要保住錢財。比喻過分貪財,非常吝嗇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51回:“徐良就跳下房來,進了屋子,把十兩銀子收在兜囊之內,說:‘俺老西舍命舍財。’”
    1115

    遂迷

    成語拼音:
    suí mí bù wù
    成語解釋:
    執迷悟;堅持錯誤而覺悟。
    成語出處:
    唐·元稹《拓村鎮州制》:“如王遷湊遂迷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1116

    駟馬

    成語拼音:
    sì mǎ bù zhuī
    成語解釋:
    見“駟馬難追”。
    成語出處:
    《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能追;一言而急,駟馬能及。”《魏書·刑罰志》:“何得非正刑書,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駟馬追。”
    1117

    三年窺園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窺:偷看。眼睛看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窺園,其精如此。”
    1118

    水潑

    成語拼音:
    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嚴密。比喻一個人接受意見或者一個單位拒絕和外界來往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回:“說著運動雙戟,正是戰鋒如刺,水潑進。”
    1119

    三拳敵四手

    成語拼音:
    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人少的敵過人多的。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29回:“人家人多勢眾,有洋槍洋炮,就憑你們這幾個民兵還能頂住?三拳敵過四手呀!”
    1120

    雙拳敵四手

    成語拼音:
    shuāng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語解釋:
    一個人打過眾人。指寡敵眾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雙拳敵四手。”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