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081

    死而

    成語拼音:
    sǐ ér bù huǐ
    成語解釋:
    悔:悔恨,懊悔。就是死了也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成語出處:
    唐·趙蕤《反經·是非》:“自與殺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悔也。”
    1082

    死而

    成語拼音:
    sǐ ér bù jiāng
    成語解釋:
    即使死了也僵硬。形容壞勢力等容易被清除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僵。’如今雖說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同。”
    1083

    視而見,聽而

    成語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成語解釋: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重視,注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見,聽之而聞,搏之而得也。”
    1084

    疏而

    成語拼音:
    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周密,但最終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漏。”
    1085

    十惡

    成語拼音:
    shí è bù shè
    成語解釋: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可饒恕。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赦。”
    1086

    死而

    成語拼音:
    sǐ ér bù xiǔ
    成語解釋:
    指身雖死而言論、事業等長存。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朽,何謂也。’”
    1087

    是非

    成語拼音:
    shì fēi bù fēn
    成語解釋:
    分辨出正確與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正領而誦之,此見是非之分明。”
    1088

    身分

    成語拼音:
    shēn fèn bù míng
    成語解釋:
    來歷
    成語出處:
    1089

    賞罰

    成語拼音:
    shǎng fá bù xìn
    成語解釋:
    信:信用。賞賜與懲罰能取信于民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初見秦》:“號令治,賞罰信,地形便,下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
    1090

    所費

    成語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成語解釋:
    資:資財無法計算。靡費資財無數
    成語出處:
    《元史·泰定帝紀一》:“壬申,御史臺臣言:‘廉訪司蒞軍,非世祖舊制,賈胡鬻寶,西僧修佛事,所費資,於國無益,并宜除罷。”
    1091

    所費

    成語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成語解釋:
    花費的錢財計其數。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這倭夷,遠隔重洋,國王是個女主,先前嗣位,年紀尚輕,所喜事的人,鬧了二十余年,所費貲,漸漸追悔。”
    1092

    上方足,下比有余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比上足,比下有余。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足,下比魏舒有余。”
    1093

    神鬼

    成語拼音:
    shén guǐ bù cè
    成語解釋:
    神靈鬼怪都能揣度。極言事情的隱秘奇異。亦作“神鬼難測”。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賢士展神鬼測之機,興一旅之師,輔佐公子,以成大事。”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
    1094

    食古

    成語拼音:
    shí gǔ bù huà
    成語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成語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化,畫虎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1095

    使功如使過

    成語拼音: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
    成語解釋:
    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索盧放傳》:“太守受誅,誠敢言,但恐天下惶懼,各生疑變。夫使功者如使過,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1096

    水火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bì
    成語解釋:
    避艱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避。”
    1097

    水火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cí
    成語解釋:
    見“水火避”。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1098

    絲毫

    成語拼音:
    sī háo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絲毫:形容極小,1分=1000絲=100毫=10厘;爽:差。一點兒也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建康保寧光譽禪師》:“密遠化機,絲毫爽。”
    1099

    裋褐

    成語拼音:
    shù hè bù wán
    成語解釋:
    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贍,裋褐完。”
    1100

    忠貞

    成語拼音:
    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語解釋:
    忠誠堅定;永改變。忠:忠誠;貞:有操守;堅定;渝:改變。
    成語出處:
    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渝,新美如畫。”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