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
1061
任達不拘
- 成語拼音:
- rèn láo bù jū
- 成語解釋:
- 任性放縱,不受禮法拘束。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咸傳》:“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當世禮法者譏其所為。”
-
1062
人事不省
- 成語拼音:
- rén shì bù shěng
- 成語解釋:
- 謂昏迷不醒,失去知覺。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誰想劉璞因冒風之后,出汗虛了,變為寒癥,人事不省,十分危篤。”
-
1063
人事不醒
- 成語拼音:
- rén shì bù xǐng
- 成語解釋:
- 見“人事不省”。
- 成語出處:
- 楊朔《晚涼天》:“有一位同志,是漁船救起來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
1064
人事不知
- 成語拼音:
- rén shì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見“人事不省”。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一二○回:“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
1065
軟硬不吃
- 成語拼音:
- ruǎn yìng bù chī
- 成語解釋:
- 指與對方談判或處理問題時態度很強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變態度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三章:“侯扒皮,軟硬不吃。”
-
1066
日月不居
- 成語拼音:
- rì yuè bù jū
- 成語解釋:
- 形容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北史·隋紀·煬帝》:“日月不居,倏經三紀。”
-
1067
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成語拼音:
-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
1068
日昃不食
- 成語拼音:
- rì zè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況欲以過門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為西晉者幾希?”
-
1069
歲比不登
- 成語拼音:
- suì bǐ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 成語出處:
- 《漢書 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
1070
水波不興
- 成語拼音:
- shuǐ bō bù xīng
- 成語解釋:
- 沒有漣漪和波紋。形容十分平靜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前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
1071
石赤不奪
- 成語拼音:
- shí chì bù duó
- 成語解釋:
- 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不可改變。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 成語出處:
- 漢·楊雄《太玄·度》:“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測曰:石赤不奪,可與有要也。”
-
1072
私仇不及公
- 成語拼音: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 成語解釋:
- 及:到。雖有私人仇恨而不傷害公家之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
1073
三寸不爛之舌
- 成語拼音:
-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 成語出處: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
1074
事出不意
- 成語拼音:
- shì chū bù yì
- 成語解釋:
- 意:猜想。事情的發生出乎意料
- 成語出處:
- 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二卷:“京以攸被詔同至,乃置酒留貫,攸亦預焉。京以事出不意,一時失措。”
-
1075
疏宕不拘
- 成語拼音:
- shū dàng bù jū
- 成語解釋:
- 疏宕:放蕩。放蕩不受拘束
- 成語出處:
- 《北史·薛憕傳》:“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
1076
盛德不泯
- 成語拼音:
- shèng dé bù mǐn
- 成語解釋:
- 盛德:美盛的品德;泯:滅。美盛的德行永遠不會泯滅。指品德高尚的人永世受人崇敬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
-
1077
虱多不癢
- 成語拼音:
- shī duō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懶》:“‘虱多不癢,債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1078
施而不費
- 成語拼音:
- shī ér bù fèi
- 成語解釋:
- 給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費不多。亦作“惠而不費”。
- 成語出處:
- 《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史記·吳太伯世家》:“廣而不宣,施而不費。”
-
1079
食而不化
- 成語拼音:
- shí ér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姑妄聽之六》:“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憒僻謬,貽害無窮。”
-
1080
忠貞不渝
- 成語拼音:
- zhōng zhēn bù yú
- 成語解釋:
- 忠誠堅定;永不改變。忠:忠誠;貞:有操守;堅定;渝:改變。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