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身的成語 (148個)

    121

    兩頭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tóu
    成語解釋:
    一個人同時有兩個主張。比喻無所適從。
    成語出處:
    漢 焦延壽《易林》卷八:“一兩頭,近適二家,亂不可治。”
    122

    兩役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yì
    成語解釋:
    一個人做兩件事。
    成語出處:
    《梁書 張充傳》:“一兩役,無乃勞乎?”
    123

    糜骨

    成語拼音:
    yǔn shēn mí gǔ
    成語解釋:
    猶言粉碎骨。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乞罷條例司常平使疏》:“德澤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隕糜骨所能報稱。”
    124

    是膽

    成語拼音:
    yī shēn shì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都是膽也!’”
    125

    試法

    成語拼音:
    yǐ shēn shì fǎ
    成語解釋:
    :親;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試法。”
    126

    碎首

    成語拼音:
    yǔn shēn suì shǒu
    成語解釋:
    猶粉碎骨。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讓憲部尚書表》:“在臣一門,叨幸斯極,殞碎首,無以上報。”
    127

    五心

    成語拼音:
    yī shēn wǔ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雜念很多。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三人異趨,反復迷惑。一五心,亂無所得。”
    128

    殉國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xùn guó
    成語解釋:
    忠于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沈約《宋書 沈文秀傳》:“伯宗曰:'丈夫當死戰場,以殉國,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129

    一變

    成語拼音:
    yáo shēn yī biàn
    成語解釋:
    搖晃一下子;就改變了份。形容變化得快。舊小說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術使自己變成別的形體。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一變,就變做一科(棵)松樹。”
    130

    做事一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24回:“我一做事一當,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那里等得他去調兵?”
    131

    作事一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一作事一當,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
    132

    不齒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bù chǐ
    成語解釋:
    齒:錄用。一輩子不錄用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王制》:“屏之遠方,終不齒。”
    133

    不渝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bù yú
    成語解釋:
    渝:變。一生自始自終一直不變
    成語出處:
    梁實秋《談友誼》:“神圣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不渝。”
    134

    大事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dà shì
    成語解釋:
    終:從開始到末了。關系到一輩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一時間憑著兩局賭賽,偶爾虧輸,便要認起真來,草草送了終大事,豈不可羞!這事斷然不可!”
    135

    孤影

    成語拼音:
    zhī shēn gū yǐng
    成語解釋:
    只:單獨的。指孤單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單形”。
    成語出處:
    宋·葛長庚《水龍吟》詞:“人間天上,喟然俯仰,只孤影。”
    136

    明法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míng fǎ
    成語解釋:
    端正自,嚴明法紀。
    成語出處: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137

    難保

    成語拼音:
    zì shēn nán bǎo
    成語解釋:
    自己保不住自己。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難保',還保得別人?”
    138

    清心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qīng xīn
    成語解釋: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靜內心。比喻修養性。
    成語出處:
    《明史·丘濬傳》:“愿陛下體上天之仁愛,念祖宗之艱難,正清心以立本而應務,謹好尚不惑于異端。”
    139

    讓路,不枉百步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成語解釋:
    枉:白白地,冤枉。一輩子給人讓路,也不會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對人謙讓不會有什么損失
    成語出處:
    《新唐書·朱敬則傳》:“敬則兄仁軌……嘗誨子弟曰:‘終讓路,不枉百步;終讓畔,不失一段。’”
    140

    事外

    成語拼音:
    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語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事外,袖手旁觀。”
    * 第二個字是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