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身的成語 (148個)

    101

    飛鏃

    成語拼音:
    tiāo shēn fēi zú
    成語解釋:
    射箭殺敵。形容殺敵英勇,視死如歸。
    成語出處:
    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瓚誓命沈城,佻飛鏃。”
    102

    忘國

    成語拼音:
    tú shēn wàng guó
    成語解釋:
    圖:謀取。只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顧國家的安危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有木詩序》:“余讀漢書列傳,見佞順媕婀,圖忘國,如張禹輩者。”
    103

    斷發

    成語拼音:
    wén shēn duàn fā
    成語解釋:
    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刺花紋,截短頭發,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后常用以指較落后地區的民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長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斷發,以讓季歷。”
    104

    剪發

    成語拼音:
    wén shēn jiǎn fā
    成語解釋:
    見“文斷發”。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剪發而后處焉。”
    105

    貴體

    成語拼音:
    xián shēn guì tǐ
    成語解釋:
    分高貴。
    成語出處:
    《管子 立政》:“雖有賢貴體,毋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毋其祿有敢用其財。”
    106

    潔行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jié xíng
    成語解釋:
    修養品性,保持潔白的德行。
    成語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臣修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107

    克己

    成語拼音:
    xǐng shēn kè jǐ
    成語解釋:
    檢查自過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成語出處:
    明 錢德洪《王文成公〈大學問〉跋》:“吾黨各以己見立說,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為徑超頓悟之說,無復有省克己之功。”
    108

    立節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lì jié
    成語解釋:
    提高自己品德修養,樹立高尚節操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士之修立節,而竟不遇知己。”
    109

    囹圄

    成語拼音:
    xiàn shēn líng yǔ
    成語解釋:
    指被關進監牢。
    成語出處:
    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此次奉令北移,突被親日派陰謀襲擊,力竭負傷,陷囹圄。”
    110

    齊家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成語解釋:
    提高自修養,理好家政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親,有甚么修齊家的事,訓教你兒者。”
    111

    齊家治國平天下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提高自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112

    說法

    成語拼音:
    xiàn shēn shuō fǎ
    成語解釋:
    本佛教用語;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顯現出種種形來講解佛法。后比喻以親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釋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現說法。”
    113

    慎行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shèn xíng
    成語解釋:
    提高自修養,小心謹慎行事
    成語出處:
    東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
    114

    報國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體獻給國家。指寧愿為國家的安危奉獻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魏書 辛雄傳》:“卿等備位納言,當以報國。”
    115

    不恤

    成語拼音:
    yǔn shēn bù xù
    成語解釋:
    殞:死亡;恤:顧慮。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成語出處: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敢,雖遭陰謀詭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證明了。”
    116

    都是膽

    成語拼音: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語解釋:
    極言膽大勇敢。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趙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子龍一都是膽也。”
    117

    而二任

    成語拼音:
    yī shēn ér èr rèn
    成語解釋:
    一個人承擔兩種任務。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于屬則子也,于位則臣也,一而二任之責加焉。”
    118

    兩任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rèn
    成語解釋:
    指一個人擔任兩個職務
    成語出處:
    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一而二任焉,雖圣者不可為也。”
    119

    兩頭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tóu
    成語解釋:
    一個人同時有兩個主張。比喻無所適從。
    成語出處:
    漢 焦延壽《易林》卷八:“一兩頭,近適二家,亂不可治。”
    120

    兩役

    成語拼音:
    yī shēn liǎng yì
    成語解釋:
    一個人做兩件事。
    成語出處:
    《梁書 張充傳》:“一兩役,無乃勞乎?”
    * 第二個字是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