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得的成語 (56個)
-
1
不得而知
- 成語拼音:
- bù dé ér zhī
- 成語解釋: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2
不得開交
- 成語拼音:
- bù dé kāi jiāo
- 成語解釋:
- 交:相錯,糾纏。形容沒法解開或擺脫。
- 成語出處:
- ?
-
3
不得其死
- 成語拼音:
- bù dé qí sǐ
- 成語解釋:
- 得:取得,獲得。指人不得善終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4
不得其所
- 成語拼音:
- bù dé qí suǒ
- 成語解釋:
- 原指未得善終,后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論》:“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各言其情。”
-
5
不得人心
- 成語拼音:
- bù dé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所作所為違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
- 成語出處:
- 《太平經》:“十傷三者,不得人心。”
-
6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成語拼音:
-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 成語解釋:
-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梁’,只好‘繞道東京’了。”
-
7
不得已而為之
- 成語拼音:
-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 成語解釋:
- 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九議》:“歲幣郊祀之費,是不得已而為之者。”
-
8
不得要領
- 成語拼音:
- bù dé yào lǐng
- 成語解釋:
- 要領:要點。抓不住事物的要點和關鍵。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騫傳》:“騫不得要領。”
-
9
楚得楚弓
- 成語拼音:
- chǔ dé chǔ gōng
- 成語解釋:
- 見“楚弓楚得”。
- 成語出處:
- 見“楚弓楚得”。
-
10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成語拼音:
- chī dé kǔ zhōng kǔ,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
- 成語解釋:
-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眾的人。吃得千辛萬苦,才能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才合了俗語說的一句話,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11
打得火熱
- 成語拼音:
- dǎ dé huǒ r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親密。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4回:“原來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個煙花娼妓,喚做李巧奴,時常往來,正是打得火熱。”
-
12
獨得之見
- 成語拼音:
- dú dé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寧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爭自為說,創為獨得之見。”
-
13
佹得佹失
- 成語拼音:
- guǐ dé guǐ shī
- 成語解釋:
-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 成語出處:
- 王闿運《銅官行寄章壽麟題舊感圖》詩:“憑君莫話艱難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
14
各得其所
- 成語拼音:
- gè dé qí suǒ
- 成語解釋:
- 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15
患得患失
- 成語拼音:
- huàn dé huàn shī
- 成語解釋:
- 患:憂慮。沒有時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對個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計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16
難得糊涂
- 成語拼音:
- nán dé hú tú
- 成語解釋:
-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 成語出處:
- 林語堂《中國人之聰明》:“鄭板橋曰:‘難得糊涂’。”
-
17
死得其所
- 成語拼音:
- sǐ dé qí suǒ
- 成語解釋:
- 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所:地方。
- 成語出處:
- 《魏書 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
-
18
貪得無厭
- 成語拼音:
- tān dé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四游記 三至岳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于此!’”
-
19
相得益彰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20
志得意滿
- 成語拼音:
- zhì dé yì mǎn
- 成語解釋:
- 志向意愿都得到滿足。形容躊躇滿志的得意情態。
- 成語出處: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厄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第二個字是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