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得的成語 (56個)
-
41
不得不爾
- 成語拼音:
- bù dé bù ěr
- 成語解釋:
-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
42
不得人心
- 成語拼音:
- bù dé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所作所為違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
- 成語出處:
- 《太平經》:“十傷三者,不得人心。”
-
43
不得善終
- 成語拼音:
- bù dé sh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善終: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惡人應有的壞下場。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梁史 上卷》:“汝家雖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終!”
-
44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成語拼音:
-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 成語解釋:
-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梁’,只好‘繞道東京’了。”
-
45
大得人心
- 成語拼音:
- dà dé rén xīn
- 成語解釋:
-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熱烈擁護。
- 成語出處:
- 《魏書·昭成子孫傳》:“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楊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
46
獨得之見
- 成語拼音:
- dú dé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寧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爭自為說,創為獨得之見。”
-
47
佹得佹失
- 成語拼音:
- guǐ dé guǐ shī
- 成語解釋:
-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 成語出處:
- 王闿運《銅官行寄章壽麟題舊感圖》詩:“憑君莫話艱難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
48
紅得發紫
- 成語拼音:
- hóng dé fā zǐ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個人走紅,受重視到了過分的程度
- 成語出處:
- 靳凡《公開的情書》:“她仗著出身好,業務好,紅得發紫。”
-
49
既得利益
- 成語拼音:
- jì dé lì yì
- 成語解釋:
- 指人們或集團已經獲得的,法定的某種特別權益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屬于邊區管轄地域內,一切已經分配過的土地房屋和已經廢除過的債務,本府本處當保護人民既得利益,不準擅自變更。”
-
50
看得見,摸得著
- 成語拼音:
- kàn dé jiàn,mō dé zhuó
- 成語解釋:
- 指能看見的實實在在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51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52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53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54
鳥得弓藏
- 成語拼音:
- niǎo dé gōng cáng
- 成語解釋:
- 見“鳥盡弓藏”。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
55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拼音: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
-
56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成語拼音:
-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 成語解釋: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第二個字是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