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獨得之見的意思 獨得之見的讀音和出處

    • zhī
    • jiàn
    成語名稱:
    獨得之見
    成語拼音:
    [dú dé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寧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爭自為說,創為獨得之見。”
    成語例句:
    竟陵鐘退谷《史懷》,多獨得之見。(清 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賓語;指與眾不同的見解
    結構類型:
    偏正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獨得之見
    英文翻譯:
    Unique views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獨得之見”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與眾不同 創造性 見解

    成語獨得之見

    “獨得之見”的單字解釋

    】:1.一個:獨子。獨木橋。無獨有偶。2.獨自:獨攬。獨斷專行。3.年老沒有兒子的人:鰥寡孤獨。4.唯獨:大伙兒都齊了,獨有他還沒來。5.自私;容不得人:這個人真獨,他的東西誰也碰不得。6.姓。
    】:[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出現,顯露。2.古同“”,現存。

    “獨得之見”的反義詞

    “獨得之見”的近義詞

    “獨得之見”的相關成語

    “獨得之見”的關聯成語

    * 獨得之見的意思 獨得之見的成語解釋 獨得之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