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掩開頭的成語 (30個)

    21

    耳盜鈴

    成語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語解釋:
    :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其耳。”
    22

    耳盜鐘

    成語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語解釋:
    亦作“耳盜鍾”。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成語出處:
    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23

    耳而走

    成語拼音:
    yǎn ěr ér zǒu
    成語解釋:
    :遮蓋。捂著耳朵走開。指不愿聽別人的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5回:“寧喜以殖之遺命,告于蘧瑗,瑗耳而走。”
    24

    口失聲

    成語拼音:
    yǎn kǒu shī shēng
    成語解釋:
    謂忍不住笑出聲來。
    成語出處:
    明·馬愈《馬氏日抄·風異》:“眾聞予言,將以為誕也,皆口失聲。”
    25

    面失色

    成語拼音:
    yǎn miàn shī sè
    成語解釋:
    :遮蓋。遮著臉不敢看,臉因驚恐而變色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面失色。”
    26

    其無備

    成語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成語解釋:
    襲;備:防備。稱乘敵方毫無防備時進行突襲。
    成語出處:
    《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27

    旗息鼓

    成語拼音:
    yǎn qí xī gǔ
    成語解釋:
    ①卷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成語出處:
    《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28

    人耳目

    成語拼音:
    yǎn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遮蓋。堵住人家耳朵;遮著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成語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事跡顯然,雖欲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29

    賢妒善

    成語拼音:
    yǎn xián dù shàn
    成語解釋:
    :壓制。壓制、妒嫉賢能之士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一卷:“勿謂衛公賢妒善,牛相不罹大禍,亦幸而免。”
    30

    映生姿

    成語拼音:
    yǎn yìng shēng zī
    成語解釋:
    映:隱約映襯。指景物互相襯托更顯出景物的美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兩邊碧渠如鏡,映生姿。”
    * 第一個字是掩的成語,掩字開頭的成語,掩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