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161

    日旰忘

    成語拼音:
    rì gàn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后漢書·儒林傳上·尹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夜分不寢。”
    162

    弱肉強

    成語拼音:
    ruò ròu qiáng shí
    成語解釋:
    原指動物中弱者的肉是強者的物。比喻弱者被強者欺壓、吞并。
    成語出處:
    元 胡天游《聞李帥逐寇復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強鴟鸮同。”
    163

    萬錢

    成語拼音:
    rì shí wàn qián
    成語解釋:
    每天吃喝花費上萬錢財。形容生活極其奢侈。
    成語出處:
    《晉書 何曾傳》:“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164

    者鄙

    成語拼音:
    ròu shí zhě bǐ
    成語解釋:
    者:吃肉的人,引伸為有權位的人;鄙:鄙陋。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肉者鄙,未能遠謀。”
    165

    人為財死,鳥為

    成語拼音:
    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說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166

    日月交

    成語拼音:
    rì yuè jiāo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作對,相斗。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爺!怪事,怪事!只見日月交,不曾見轆軸退皮。”
    167

    日昃不

    成語拼音:
    rì zè bù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況欲以過門不入、日昃不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為西晉者幾希?”
    168

    日昃旰

    成語拼音:
    rì zè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王者臨渾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將何為懼禍及也?”
    169

    日昃忘

    成語拼音:
    rì zè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未能雪天人之大恥,解眾庶之倒懸,日昃忘,枕戈待旦。”
    170

    日中則昃,月盈則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171

    案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à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前方丈”。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案方丈,而不可謂孝。”
    172

    不充腸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cháng
    成語解釋:
    見“不充饑”。
    成語出處:
    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母兄乞丐以供資養,衣不布體,不充腸,幼學之年不蒙師訓。”
    173

    不充饑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jī
    成語解釋:
    猶言不果腹。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彧《立晉熙王嗣詔》:“而諸孫纊不溫體,不充饑,付之姆你之手。”
    174

    不充口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
    成語解釋:
    見“不餬口”。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175

    不重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óng wèi
    成語解釋:
    味:菜肴。吃飯不要兩樣菜肴。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勾踐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
    176

    不二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èr wèi
    成語解釋:
    吃飯不用兩道菜肴。謂飲節儉。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不二味,坐不重席。”
    177

    必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bì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前方丈”。
    成語出處:
    《宋書·劉穆之傳》:“性奢豪,必方丈,旦輒為十人饌。”
    178

    不果腹

    成語拼音:
    shí bù guǒ fù
    成語解釋:
    果:充實。吃不飽肚子。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179

    不甘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成語解釋:
    甘:味道好。吃東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傳》:“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不甘味,愿勿斬也。”
    180

    不糊口

    成語拼音:
    shí bù hú kǒu
    成語解釋: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艱難。連粥都喝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復,貧鞠兼半,不糊口,力未贍農。”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