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141

    美衣玉

    成語拼音:
    měi yī yù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珍異的物。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形容生活優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5回:“所謂君者,受尊號,享榮名,美衣玉,崇階華宮,乘高車,駕上駟,府庫充盈。”
    142

    靡衣玉

    成語拼音:
    mí yī yù shí
    成語解釋:
    美衣美
    成語出處:
    宋·蘇軾《六國論·論養士》:“靡衣玉,以館於上者,不可勝數。”
    143

    鳴鐘

    成語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成語解釋:
    見“鳴鐘列鼎”。
    成語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連騎相過。”
    144

    鳥為

    成語拼音:
    niǎo wé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鳥兒為了吃而死。比喻人為了名利而喪失生命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13回:“‘人為財死,鳥為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145

    暖衣飽

    成語拼音:
    nuǎn yī bǎo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生活寬裕,衣豐足。
    成語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飽。”
    146

    曝背

    成語拼音:
    pù bèi shí qín
    成語解釋:
    謙言微薄之獻。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楊朱》:“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又《列子·楊朱》:“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
    147

    寢不安席,不甘味

    成語拼音: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成語解釋: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臥不安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不甘味。”
    148

    寢皮

    成語拼音:
    qǐn pí shí ròu
    成語解釋:
    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后以“寢皮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149

    不安

    成語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成語解釋:
    睡覺、吃飯都不得安寧。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葉凈能詩》:“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寢不安。”
    150

    存信

    成語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成語解釋:
    比喻寧可失去糧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曰:‘去。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51

    蛤蜊

    成語拼音:
    qiě shí há lí
    成語解釋:
    《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問。
    成語出處:
    《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蛤蜊。’”
    152

    俱廢

    成語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成語解釋:
    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腫痛特甚,寢俱廢。”
    153

    靡角

    成語拼音:
    qiáng shí mí jiǎo
    成語解釋:
    謂飽而角力求勝。《列子·說符》:“強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呂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而已,亦猶禽獸飽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為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議·列
    成語出處:
    《列子·說符》:“強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呂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而已,亦猶禽獸飽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為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
    154

    弱肉

    成語拼音:
    qiáng shí ruò ròu
    成語解釋:
    同“弱肉強”。喻弱者被強者欺凌吞并。
    成語出處:
    明·劉基《瑞麥頌》:“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擾擾紛紛,強弱肉。”
    155

    無衣

    成語拼音:
    quē shí wú yī
    成語解釋: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饑寒交迫的生活。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貧富興衰》第一折:“先主在獨樹樓桑受困危,織履編席,缺無衣,到處尋覓,挽菜挑虀。”
    156

    自愛

    成語拼音:
    qiáng shí zì ài
    成語解釋:
    勸慰人的話。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專精神,近醫藥,強自愛。”
    157

    缺衣少

    成語拼音:
    quē yī shǎo shí
    成語解釋:
    不足。指貧窮。亦作“缺無衣”。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 復李漸老書》:“即此衣之賜,既深以為喜,則缺衣少之煩惱不言而知也。”
    158

    棄之可惜,之無味

    成語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語解釋: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于進退兩難中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159

    人浮于

    成語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成語解釋:
    浮:超過,多余。:指俸祿。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
    160

    日旰不

    成語拼音:
    rì gàn bù shí
    成語解釋:
    同“日旰忘”。
    成語出處:
    唐·皮日休《憂賦》:“故王之憂國者日旰不,士之憂位者載贄出疆。”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