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181

    不遑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huáng wèi
    成語解釋:
    同“不甘味”。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不遑味者,伏以為二方未克為念!”
    182

    不兼肉

    成語拼音:
    shí bù jiān ròu
    成語解釋:
    吃飯不用兩道肉。謂飲節儉。
    成語出處:
    《尹文子·大道上》:“昔晉國若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不兼肉,無幾時,人皆大布之衣,脫粟之飯。”
    183

    不兼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jiān wèi
    成語解釋:
    見“不二味”。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第八卷:“大侵之禮,君不兼味,臺榭不飾,道路不除。”
    184

    不累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lèi wèi
    成語解釋:
    同“不二味”。
    成語出處:
    《晉書·石季龍載記》:“士階三尺,茅茨不翦,不累味,刑措不用。”
    185

    辨勞薪

    成語拼音:
    shí biàn láo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見識卓越。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186

    不念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niàn bǎo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飲不要求飽,指飲要有節制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今雖已老,而復‘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居不求安,不念飽。”
    187

    不求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qiú bǎo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飲不要求飽,指飲要有節制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寬饒居不求安,不求飽,進有憂國之心,退有死節之義。”
    188

    不求甘

    成語拼音:
    shí bù qiú gān
    成語解釋:
    不求甘美。形容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189

    不暇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á bǎo
    成語解釋: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不暇飽,寢不遑安。”
    190

    不下咽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à yàn
    成語解釋:
    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霽云(南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月余日矣!云雖欲獨,義不忍;雖,且不下咽。’”
    191

    不厭精,膾不厭細

    成語拼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語解釋: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物要精制細做。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齋必變,居必遷坐。不厭精,膾不厭細。”
    192

    不重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òng ròu
    成語解釋:
    見“不兼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既相齊,不重肉,妾不衣帛。”
    193

    不知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wèi
    成語解釋:
    同“不甘味”。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將十日;不知味,寢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未獲粉身之所耳。”
    194

    不終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ōng wèi
    成語解釋:
    同“不甘味”。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釋愁文》:“坐不安席,不終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195

    簞漿壺

    成語拼音:
    shí dān jiāng hú
    成語解釋:
    為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進行犒勞。語本《孟子 梁惠王下》:“簞壺漿,以迎王師。”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梁惠王下》:“簞壺漿,以迎王師。”
    196

    淡衣粗

    成語拼音:
    shí dàn yī cū
    成語解釋:
    吃清淡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儉樸
    成語出處:
    宋·蘇軾《與蒲傳正》:“退居之后決不淡衣粗,杜門絕客。”
    197

    而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ér bù huà
    成語解釋:
    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姑妄聽之六》:“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而不化,至昏憒僻謬,貽害無窮。”
    198

    方于前

    成語拼音:
    shí fāng yú qián
    成語解釋:
    同“前方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陳子仲妻》:“楚王聘陳子仲為相,仲謂妻曰:‘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方于前矣。’”
    199

    古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gǔ bù huà
    成語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成語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200

    甘寢安

    成語拼音:
    shí gān qǐn ān
    成語解釋:
    見“甘寢寧”。
    成語出處:
    《北史·恩幸傳·趙默》:“及訴將獲罪,默因構成以誅之,然后甘寢安,志于職事。”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