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201

    甘寢寧

    成語拼音:
    shí gān qǐn níng
    成語解釋:
    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患解憂除,然后甘寢寧,居安游樂。”
    202

    古如鯁

    成語拼音:
    shí gǔ rú gěng
    成語解釋:
    猶言古不化。
    成語出處:
    卷盫《序》:“又或古如鯁,刻鵠成鶩,崎锜訓詁,恒遲回于‘禿伏禾’之文。”
    203

    骨在喉

    成語拼音:
    shí gǔ zài hóu
    成語解釋:
    喉:喉嚨。小骨頭卡在喉嚨之間。比喻心里有話,非說出來不可
    成語出處: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段玉裁注:“忠言逆耳,如骨在喉,故云骨骾之臣。”
    204

    藿懸鶉

    成語拼音:
    shí huò xuán chún
    成語解釋:
    謂生活窮苦。藿,以豆葉為;懸鶉,衣衫襤褸,似鶉鳥懸垂的禿尾。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紱,而保安子天佑藿懸鶉,臣竊愧之。”
    205

    饑息勞

    成語拼音:
    shí jī xī láo
    成語解釋:
    謂使饑餓者得,疲勞者休息。
    成語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天志中》:“內有以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文子弟兄慈孝。”
    206

    尸祿素

    成語拼音:
    shī lù sù shí
    成語解釋:
    尸:居位;尸祿:受祿而不盡職。空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上書三禪讓》:“昔有蘧敖逃祿,傳載其美,所以濁世,勵貪夫,賢于尸祿素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207

    毛踐土

    成語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語解釋: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賤:踩。原意是吃的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土之毛,誰非君臣?”
    208

    馬留肝

    成語拼音:
    shí mǎ liú gān
    成語解釋:
    《史記 封禪書》:“文成(少翁)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 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于上前……于是上曰:‘肉毋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
    成語出處: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走馬肝殺人。’”
    209

    前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物。形容吃的闊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210

    肉寢皮

    成語拼音:
    shí ròu qǐn pí
    成語解釋:
    吃他們的肉;剝下他們的皮當褥子墊。形容對敵的深仇大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211

    日萬錢

    成語拼音:
    shí rì wàn qián
    成語解釋:
    每天飲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極奢侈。
    成語出處:
    《晉書 何曾傳》:“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212

    生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shēng bù huà
    成語解釋:
    謂生吞活剝,不善靈活運用。
    成語出處:
    清·張謙宜《繭齋詩談·統論》:“即如詩家臨摹老杜,豈不名手,然生不化,反受其累。”
    213

    布衣

    成語拼音:
    shū shí bù yī
    成語解釋:
    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梁書·張嵊傳》:“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布衣,手不執刀刃。”
    214

    丐衣

    成語拼音:
    shǐ shí gài yī
    成語解釋:
    吃豬狗之,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清·唐甄《潛書·孝功》:“觀其境內,凍餓僵死猶昔也,豕丐衣猶昔也。”
    215

    鯨吞

    成語拼音:
    shé shí jīng tūn
    成語解釋:
    :像蛇一樣吞。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成語出處: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齊地軸之所,蛇鯨吞;銅陵、玉壘之區,狼顧鴟跱。”
    216

    厲兵

    成語拼音:
    shèng shí lì bīng
    成語解釋:
    吃飽飯,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商君書·兵守》:“壯男之軍,使勵厲兵,陳而待敵。”
    217

    少事煩

    成語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語解釋:
    每日吃飯很少,可是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勞,身體不佳。
    成語出處:
    《晉書 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218

    少事繁

    成語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語解釋:
    見“少事煩”。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219

    率獸

    成語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語解釋:
    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治者虐害人民。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人也。”
    220

    宿相兼

    成語拼音:
    shí sù xiāng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西家宿。’”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