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
241
同盤而食
- 成語拼音:
- tóng pán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同吃一個盤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 成語出處:
- 《魏書 楊椿傳》:“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饑相待。”
-
242
推食解衣
- 成語拼音:
- tuī shí jiě yī
- 成語解釋:
- 推:讓。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 成語出處:
- 《史記 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243
吐食握發
- 成語拼音:
- tǔ shí wò fā
- 成語解釋:
- 同“吐哺握發”。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雖筆不集札,菽麥不辨,為之倒屣,吐食握發。”
-
244
退食自公
- 成語拼音:
- tuì shí zì gōng
- 成語解釋:
- 減膳以示節儉。謂操守廉潔。
- 成語出處:
- 《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245
忘寢廢食
- 成語拼音:
- wàng qǐn fèi shí
- 成語解釋:
- 寢:睡覺。廢:廢止,停止。形容專心致志地干謀一件事情,連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進五規狀 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
246
晚食當肉
- 成語拼音:
- wǎn shí dàng ròu
- 成語解釋:
- 餓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樣。后泛指不熱衷名利。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
247
望屋而食
- 成語拼音:
- wàng wū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謂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過秦》:“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
248
望屋以食
- 成語拼音:
- wàng wū yǐ shí
- 成語解釋:
- 見“望屋而食”。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外論》:“而絳灌之為丞相主國論者,故奮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
249
聞噎廢食
- 成語拼音:
- wén yē fèi shí
- 成語解釋:
- 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問題,索性不干。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袛園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絕口性命,塞路蔥嶺,此何異聞噎廢食,見蹶停驂者哉?”
-
250
逶迤退食
- 成語拼音:
- wēi yí tuì shí
- 成語解釋:
- 從容謙退,公正廉潔。
- 成語出處:
- 《詩經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251
系而不食
- 成語拼音:
- xì ér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系:結。光掛著卻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吾豈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
-
252
西食東眠
- 成語拼音:
- xī shí dōng mián
- 成語解釋:
- 在西家吃飯,在東家睡覺。比喻貪利的人企圖兼有兩利。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別人知道是性命交關的事,又誰敢多嘴,倒放驥東兼收并蓄,西食東眠,安享一年多的艷福了。”
-
253
削衣貶食
- 成語拼音:
- xuē yī biǎn shí
- 成語解釋:
- 削:削減;貶:降低。削減衣服,降低飲食水準。比喻省吃儉用,節衣縮食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時公私有余,削衣貶食,不立資遺,以班親舊朋友為義。”
-
254
宵衣旰食
- 成語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成語解釋:
-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255
鮮衣好食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hǎo shí
- 成語解釋:
- 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食。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256
襲衣兼食
- 成語拼音:
- xí yī jiān shí
- 成語解釋:
- 襲: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盤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銘》:“居家甚勤儉,無襲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257
鮮衣美食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měi shí
- 成語解釋:
- 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258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成語拼音:
- xī yī yǒu yī,xī shí yǒu shí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愛惜衣服,才有衣服穿;愛惜糧食,才有糧食吃。指珍稀財物不浪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說福不可享盡?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259
飲冰食檗
- 成語拼音:
- yǐn bīng shí bò
- 成語解釋:
- 喝冷水,吃苦味的東西。形容生活清苦,為人清白。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
260
飲冰食蘗
- 成語拼音:
- yǐn bīng shí niè
- 成語解釋:
- “蘗”念bò。謂生活清苦,為人清白。語本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之二:“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宋·王邁《歲晚偶題》詩:“飲冰食檗坐窮閻,旋覺星星上鬢髯。”亦作“飲冰茹檗”。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
- 成語出處:
- 語出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之二:“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