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食字的成語 (303個)

    281

    衣宵

    成語拼音:
    yī xiāo shí gàn
    成語解釋:
    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進。常用以稱諛帝王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語出唐太宗《執契靜三邊》詩:“衣宵寢二難,旰餐三懼。”
    282

    易衣而出,并日而

    成語拼音: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成語解釋:
    易:換;并日:兩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誰外出就換上,兩天吃一天的飯。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
    283

    因噎廢

    成語拼音:
    yīn yē fèi shí
    成語解釋:
    噎: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
    284

    月盈則

    成語拼音:
    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指月滿時才會發生月。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成語出處:
    《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
    285

    易子而

    成語拼音:
    yì zǐ ér shí
    成語解釋: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之,析骸而炊之。”
    286

    衣租

    成語拼音:
    yì zū shí shuì
    成語解釋:
    租、稅:田賦和各種稅款的總稱。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多少男人,衣租稅,及至事到臨頭,尚且如此。”
    287

    燕子銜

    成語拼音:
    yàn zǐ xián shí
    成語解釋:
    喻育子之艱辛。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且休說懷耽十月,只從小偎干就濕,兒口氣抬舉他偌大,恰便似燕子銜。”
    288

    足兵足

    成語拼音:
    zú bīng zú shí
    成語解釋:
    見“足足兵”。
    成語出處:
    宋·胡錡《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289

    朝趁暮

    成語拼音:
    zhāo chèn mù shí
    成語解釋:
    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成語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窮窘,朝趁暮。”
    290

    齋居蔬

    成語拼音:
    zhāi jū shū shí
    成語解釋:
    齋居:家居,閑居;蔬:粗,素。閑居在家,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元史·劉秉忠傳》:“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終日淡然,不異平昔。”
    291

    鐘鳴鼎

    成語拼音: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成語解釋:
    擊鐘奏樂列鼎而。形容生活豪華、排場。鐘鳴:吃飯時敲鐘;鼎:列鼎而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之家。”
    292

    豐衣

    成語拼音:
    zú shí fēng yī
    成語解釋:
    豐衣足。形容生活富裕。
    成語出處: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恤緯》:“勸夫人省可閑愁緒,足豐衣無所慮,何況俺爺貴胄都時譽。”
    293

    其果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guǒ
    成語解釋: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成語出處: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294

    其力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lì
    成語解釋: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貨志》:“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其力。”
    295

    其言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成語解釋:
    :吞掉。自己把自己說出的話吞了。形容說了話不算數。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穴一居士傳》:“是將違其素志而自其言。”
    296

    山空

    成語拼音:
    zuò shí shān kōng
    成語解釋:
    同“坐吃山空”。
    成語出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離間》:“常言道,坐山空,寧出一斗,莫進一口。自從你來了,弄得我火盡油干。”
    297

    太倉

    成語拼音:
    zhuì shí tài cāng
    成語解釋:
    指無功受祿。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人當知足》:“予年過七十,法當致仕……鄉袞趙子直不妨使絕祿粟,俾之因任,方用贅太倉為愧,而親朋謂予爵位不逮二兄,以為耿耿。”
    298

    宵衣

    成語拼音:
    zè shí xiāo yī
    成語解釋:
    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務。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勤民聽政,昃宵衣。”
    299

    足兵

    成語拼音:
    zú shí zú bīng
    成語解釋:
    :糧;兵:武器。糧充足,武備修整。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足兵,民信之矣。’”
    300

    之間

    成語拼音:
    zhōng shí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吃完一頓飯的時間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 食的成語,帶食字的成語,包含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