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視字的成語 (153個)

    121

    問寢

    成語拼音:
    wèn qǐn shì shàn
    成語解釋:
    見“問安膳”。
    成語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尊敬師傅》:“綱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
    122

    淆惑

    成語拼音:
    xiáo huò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故意用假象或謊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偽
    成語出處: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一,這些人一般都打著所謂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聽。”
    123

    淆亂

    成語拼音:
    xiáo luàn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聽:看和聽。混淆是非,以擾亂人們的聽。
    成語出處:
    《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語,或寫匿名文書,害正黨邪,淆亂聽。”
    124

    而笑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
    成語解釋:
    雙方互相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慧生指與老殘看,彼此相而笑。”
    125

    而笑,莫逆于心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成語解釋: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成語出處: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126

    惑聽

    成語拼音:
    xuàn shì huò tīng
    成語解釋:
    迷惑人的聽。
    成語出處:
    章炳麟《*書訂文》附《正名雜義》;“樊(樊宗師)盧(盧仝)諸子,憙為險怪,以眩惑聽邪?”
    127

    狼顧

    成語拼音:
    xiāo shì láng gù
    成語解釋:
    如梟盯,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成語出處:
    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今使一死賊伏于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梟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128

    莫逆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mò nì
    成語解釋:
    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129

    失色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shī sè
    成語解釋:
    彼此相看,變了臉色。多形容驚慌、驚詫的情狀
    成語出處:
    錢基博《吳祿貞傳》:“時良弼、姚錫光在座,相失色。”
    130

    一世

    成語拼音:
    xióng shì yī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稱雄于一代。
    成語出處: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朝宗始唱韓歐之學于舉世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一世。”
    131

    越瘠秦

    成語拼音:
    yuè jí qín shì
    成語解釋:
    瘠:瘦。看待他人的得失,就像秦國人看待越國人的肥瘦一樣。比喻痛癢與己無關
    成語出處:
    清·張永銓《海嘯行》:“嗟哉閭里遭顛連,越瘠秦人胡然。”
    132

    鷹瞵鶚

    成語拼音:
    yīng lín è shì
    成語解釋:
    鶚:魚鷹。形容用威猛兇狠的目光盯著。
    成語出處:
    《宋書 沉攸之傳》:“勁志駕日,接沖拔距,鷹瞵鶚。”
    133

    鷹瞵虎

    成語拼音:
    yīng lí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私德》二:“俄羅斯政府,以鷹瞵虎之勢,震懾五陸,而其人民稱罪惡之府,黑暗無復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亞亡國論》,窮形盡相。)亦生計沈窘之影響也。”
    134

    一暝不

    成語拼音:
    yī míng bù shì
    成語解釋:
    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有斷脰絕腹,一暝而萬世不,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135

    一瞑不

    成語拼音:
    yī míng bù shì
    成語解釋:
    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有斷頭絕腹,一瞑而萬世不,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136

    以郄

    成語拼音:
    yǐ qiè shì wén
    成語解釋:
    從縫隙里看雜色文采。比喻見識淺陋狹隘。郄,通“隙”。
    成語出處: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郄文。越人(扁鵲名)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137

    虎步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hǔ bù
    成語解釋:
    見“鷹狼步”。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吾觀喜之為人鷹虎步,專功殺之性,不可親也。”
    138

    狼步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139

    狼顧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gù
    成語解釋:
    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140

    狼顧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gù
    成語解釋:
    “鹯”念zhān。謂如同鹯狼物。形容目光貪婪。
    成語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其余鋒捍特起,鹯狼顧,爭為裊雄者,不可勝數。”
    * 視的成語,帶視字的成語,包含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