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視字的成語 (153個)
-
81
視人猶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én yóu jiè
- 成語解釋:
- 芥:小草。把別人看得像小草一樣微不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
82
視如珍寶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zhēn b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珍愛。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當此圣世,咱們世受國恩,祖父錦衣玉食;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爺太太,視如珍寶。”
-
83
熟視不睹
- 成語拼音:
- shú shì bù dǔ
- 成語解釋:
- 熟視:細看;睹: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 成語出處:
- 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
84
收視反聽
- 成語拼音: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不視不聽。指不為外物所驚擾。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
85
收視返聽
- 成語拼音: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收:停止;返:還。不視不聽。指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為外物所驚擾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
86
視死如歸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ú guī
- 成語解釋: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
87
視死若歸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uò guī
- 成語解釋:
-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故戰日有期,視死若歸。”
-
88
視死若生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uò shēng
- 成語解釋:
- 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
- 成語出處:
- 《莊子 秋水》:“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
89
視死如生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同“視死若生”。
- 成語出處:
- 漢·晁錯《守邊勸農疏》:“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
90
視死如飴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ú yí
- 成語解釋:
- 指甘心死去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蒯徹本以口舌從事,與武涉同時,為主其心,吠堯何罪,甘赴鼎鑊,視死如飴,誠壯士也。”
-
91
熟視無睹
- 成語拼音:
- shú shì wú dǔ
- 成語解釋:
- 熟視:細看;睹:看見。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 成語出處:
- 晉 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
92
視死猶歸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yóu guī
- 成語解釋:
-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弭訟》:“夫不伏之人,視死猶歸,血刃之禍,于是將起。”
-
93
束手坐視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zuò shì
- 成語解釋:
- 拱著手,坐著看。比喻對應當管的事無能為力或不管不問。
- 成語出處:
- 《明史·徐有貞傳》:“京軍一出,日費不貲,遇漲則束手坐視,無所施力。”
-
94
視同兒戲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ér xì
- 成語解釋:
- 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一樣來對待。比喻不當一回事;極不重視。兒戲:小孩子鬧著玩。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95
視同拱璧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gǒng bì
- 成語解釋:
- 看作兩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貴。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4回:“求著他一副對子,一把扇子,那就視同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
96
視同路人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lù rén
- 成語解釋:
- 路人:過路人,指素不相識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
- 成語出處:
-
97
視同陌路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mò lù
- 成語解釋:
- 見“視若路人”。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視同陌路,此豈稍有人心者耶?”
-
98
視同秦越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qín yuè
- 成語解釋:
- 先秦時秦越兩國,一在西北,一在東南,相去極遠。后因稱疏遠隔膜、互不相關為“視同秦越”。
- 成語出處:
- 明·陳汝元《金蓮記·賜環》:“激切忠懷一生憑誰說,怎忍得視同秦越。”
-
99
視同一律
- 成語拼音:
- shì tóng yī lǜ
- 成語解釋:
- 同等看待。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97回:“又因前數次那些官兵到此,皆大敗而回,因此將這官兵視同一律。”
-
100
視為等閑
- 成語拼音:
- shì wéi děng xián
- 成語解釋:
- 等閑:無關緊要。把它看成無關緊要,不予重視
- 成語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53回:“舍山后楊業干城之將,視為等閑而不用。”
* 視的成語,帶視字的成語,包含視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