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視字的成語 (153個)

    101

    為兒戲

    成語拼音:
    shì wéi ér xì
    成語解釋:
    見“同兒戲”。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為兒戲。”
    102

    為寇仇

    成語拼音:
    shì wéi kòu chóu
    成語解釋:
    :看待;寇仇:仇敵。像仇人一樣看待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君之臣如土芥,則臣君如寇仇。”
    103

    送往

    成語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成語解釋:
    見“送往事居”。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送往居,則竭忠貞而不回。”
    104

    為畏途

    成語拼音:
    shì wéi wèi tú
    成語解釋:
    畏途:危險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種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極難行走的路。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105

    為知己

    成語拼音:
    shì wéi zhī jǐ
    成語解釋:
    看成好朋友。
    成語出處: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63回:“獨故太仆灌夫,卻與嬰沆瀣相投,始終交好,不改故態,嬰遂為知己,格外情深。”
    106

    微知著

    成語拼音:
    shì wēi zhī zhuó
    成語解釋: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慮》:“君子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107

    下如傷

    成語拼音:
    shì xià rú shāng
    成語解釋:
    見“民如傷”。
    成語出處:
    《北史·魏紀·孝文帝紀論》:“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下如傷,役己制物,亦無得而稱之。”
    108

    險如夷

    成語拼音:
    shì xiǎn rú yí
    成語解釋:
    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成語出處:
    漢 劉協《喻郭汜詔》:“今得東移,望遠若近,險如夷。”
    109

    險若夷

    成語拼音:
    shì xiǎn ruò yí
    成語解釋:
    見“險如夷”。
    成語出處:
    三國·魏·吳質《與文帝書》:“雖云幽深,險若夷。”
    110

    遠步高

    成語拼音:
    shì yuǎn bù gāo
    成語解釋:
    闊步。形容態度傲慢。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柯陵之會,單襄公見晉厲公,遠步高。”
    111

    有若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8回:“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事,有若無。”
    112

    有如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獨他一個皆有如無,毫不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113

    之不見,聽之不聞

    成語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成語解釋: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不注意。同“而不見,聽而不聞”。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114

    聽而無聞,而無見

    成語拼音:
    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成語解釋:
    :看。指不注意,不重,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成語出處:
    《鹖冠子·度萬八》:“知無道,上亂天文,下滅地理,中絕人和,治漸終始,故聽而無聞,而無見,白晝而暗,有義而失謚。”
    115

    逖聽遐

    成語拼音:
    tì tīng xiá shì
    成語解釋:
    聽范圍很遠很廣。
    成語出處:
    《新唐書·選舉志下》:“圣主明目達聰,逖聽遐,罪其私冒不慎舉者,小加譴責,大正刑典,責成授任,誰敢不勉?”
    116

    問安

    成語拼音:
    wèn ān shì qǐn
    成語解釋:
    見“問安膳”。
    成語出處:
    宋·陳亮《廷對策》:“而問安寢之余,所以察詞而觀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眾。”
    117

    問安

    成語拼音:
    wèn ān shì shàn
    成語解釋:
    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成語出處: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
    118

    惟力是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謂竭盡己力而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惟力是。”
    119

    唯利是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圖”。以利為著眼點。謂一心只顧謀取利益。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三年》:“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
    120

    惟利是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shì
    成語解釋:
    見“惟利是圖”。
    成語出處:
    《晉書·溫嶠傳》:“蘇峻小子,惟利是,殘酷驕猜,權相假合。”
    * 視的成語,帶視字的成語,包含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