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視字的成語 (153個)

    141

    媚行

    成語拼音:
    yān shì mèi xíng
    成語解釋:
    :微;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樣子。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媚行。”
    142

    同仁

    成語拼音:
    yī shì tóng rén
    成語解釋:
    :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143

    鷹揚虎

    成語拼音: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飛翔,如虎一般雄。形容十分威武。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周易·頤》:“虎耽耽,其欲逐逐。”三國魏·應璩《與侍郎曹長思書》:“王肅以宿德顯授,何曾以后進見拔,皆鷹揚虎,有萬里之望。”
    144

    以正

    成語拼音:
    yǐ zhèng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為保證事實的正確理解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軍進行幾場影響較大的戰斗,為輿論宣傳提供依據,以正聽。”
    145

    左顧右

    成語拼音:
    zuǒ gù yòu shì
    成語解釋:
    左邊看看,右邊看看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左顧右,蕩蕩漭漭。”
    146

    眾目共

    成語拼音:
    zhòng mù gòng shì
    成語解釋: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札子》:“言一出則萬口爭傳,眾目共,雖欲為私,其勢不可。”
    147

    不顧

    成語拼音:
    zuò shì bù gù
    成語解釋:
    坐:不動。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坐在一旁觀看不去援救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以有疏財仗義之張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不顧,而致其剪發也。”
    148

    不救

    成語拼音:
    zuò shì bù jiù
    成語解釋:
    旁觀別人的危難而不加救助。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志補 褚大震死》:“兇愎不孝,鄉里惡之。母嘗墮水中,坐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罵而毆之。”
    149

    不理

    成語拼音:
    zuò shì bù lǐ
    成語解釋:
    袖手旁觀,不理不睬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職司爽鳩,應為民除害,坐不理,將何以辭其責也?”
    150

    不明

    成語拼音:
    zì shì bù míng
    成語解釋:
    :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則看不清楚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51

    成敗

    成語拼音:
    zuò shì chéng bài
    成語解釋:
    見“坐觀成敗”。
    成語出處:
    《晉書·王敦傳》:“臣備位宰輔,與國存亡……豈忍坐成敗,以虧圣美。”
    152

    甚高

    成語拼音:
    zì shì shèn gāo
    成語解釋: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學識等)。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6回:“我暗想這個人自甚高,看來文字總也是好的,便不相強。”
    153

    繩行

    成語拼音: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成語解釋:
    謂言行正直。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送廣西巡撫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繩行,無間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視的成語,帶視字的成語,包含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