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261

    勢竭

    成語拼音:
    qíng xiàn shì jié
    成語解釋:
    情:真情;:通“現”,暴露;勢:形勢。指真情敗露,聲勢衰竭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荀彧傳》:“情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262

    勢屈

    成語拼音:
    qíng xiàn shì qū
    成語解釋:
    情:真情;:通“現”,暴露;勢:形勢;屈:屈曲。指軍情已被敵方了解,又處在劣勢的地位。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將軍欲舉倦罷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拔,情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
    263

    牽衣肘

    成語拼音:
    qiān yī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謂牽動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體。語本《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納屨而踵決。”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納屨而踵決。”
    264

    冗不

    成語拼音:
    rǒng bù jiàn zhì
    成語解釋:
    冗:繁雜;治:治績。事務繁雜,無所建樹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三年博士,冗不治。”
    265

    肺肝

    成語拼音:
    rú jiàn fèi gān
    成語解釋:
    就象看透肺肝一樣。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們看得清清楚楚(含貶義)。
    成語出處:
    《禮記·大學》:“人之視己,如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266

    日久人心

    成語拼音: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語解釋:
    日子長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卻不是完全名節一個賢宰相,垂之史冊,不把惡人當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說:‘日久人心。’”
    267

    其人

    成語拼音:
    rú jiàn qí rén
    成語解釋:
    像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刻畫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其容。”
    268

    如聞其聲,如其人

    成語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成語解釋: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其容。”
    269

    仁者仁,智者

    成語拼音: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成語解釋:
    仁者它說是仁,智者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仁者之謂之仁,知者之謂之知。”
    270

    視而不

    成語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
    成語解釋:
    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也指不理睬;看了當沒看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271

    視而不,聽而不聞

    成語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成語解釋:
    了同沒有看一樣,聽了同沒有聽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272

    視而弗,聽而弗聞

    成語拼音:
    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成語解釋:
    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也指不理睬,看了當作沒看,聽到了當作沒聽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咸乎,視之而弗,聽之而弗聞。”
    273

    不鮮

    成語拼音:
    shuò jiàn bù xiān
    成語解釋:
    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到,并不新奇。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不鮮,無久慁公為也。”
    274

    多怪

    成語拼音:
    shǎo jiàn duō guài
    成語解釋:
    識少。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聞淺陋。
    成語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諺云:'少所,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275

    略同

    成語拼音: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語解釋:
    所持的解大致相同。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王芳湖中丞書》:“愚意方欲經營,而來敘適反,此豈古謂所略同者乎!”
    276

    尸居龍

    成語拼音:
    shī jū lóng xiàn
    成語解釋:
    居:靜居;:出現。靜如尸而動如龍。
    成語出處:
    《莊子 在宥》:“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淵默而雷聲。”
    277

    所聞

    成語拼音:
    suǒ jiàn suǒ wén
    成語解釋:
    看到的和聽到的。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慈溪縣學記》:“則士朝夕所所聞,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
    278

    遠慮

    成語拼音:
    shēn jiàn yuǎn lǜ
    成語解釋:
    看得深,想得遠。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祭遵傳》:“昔高祖大圣,深遠慮,班爵割地,與下分功,著錄勛臣,頌其德美。”
    279

    司空

    成語拼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
    成語解釋:
    司空:古代官名;慣:常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后比喻常之事;不足為奇。
    成語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劉于席上賦詩曰:‘……司空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280

    神龍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成語解釋:
    清趙執信《談龍錄》:“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其首不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后以“神龍首”指詩文跌宕多姿。
    成語出處:
    清·趙執信《談龍錄》:“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其首不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