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241

    側出

    成語拼音:
    páng jiàn cè chū
    成語解釋:
    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表現的形象。
    成語出處:
    宋·蘇軾《書吳道子畫后》:“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側出,橫偽斜平直各相乘除。”
    242

    排沙

    成語拼音:
    pái shā jiàn jīn
    成語解釋:
    “排沙簡金”。
    成語出處:
    清·項穆《書法雅言·資學·附評》:“觀其纖濃詭厲之態,猶排沙金耳。”
    243

    曝書

    成語拼音:
    pù shū jiàn zhú
    成語解釋:
    謂睹物思人。
    成語出處:
    清·浦起龍《序》:“網搜傭鈔,敦復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勝曝書竹之感。”
    244

    皮相之

    成語拼音:
    pí xiàng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皮相:從表面上看。沒有說到點子上的膚淺看法。
    成語出處:
    郭沫若《序引》:“這種皮相之,不識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
    245

    披云

    成語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成語解釋: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日,立地登天。”
    246

    前不古人,后不來者

    成語拼音: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成語解釋: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成語出處: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古人,后不來者。”
    247

    薄識

    成語拼音:
    qiǎn jiàn bó shí
    成語解釋:
    :膚淺的解。形容聞不廣,知識貧乏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二回:“此詩淺薄識,乃荒唐之說,不知此乃坐井觀天,淺薄識之輩。”
    248

    寡識

    成語拼音:
    qiǎn jiàn guǎ shí
    成語解釋:
    :膚淺的解;寡識:識很少。形容聞不廣,知識貧乏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寡識。”
    249

    寡聞

    成語拼音:
    qiǎn jiàn guǎ wén
    成語解釋:
    :膚淺的解;寡聞:聽到的很少。形容聞不廣,所知不多。
    成語出處:
    《史記·五帝本紀贊》:“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寡聞道也。”
    250

    乎詞

    成語拼音:
    qíng jiàn hū cí
    成語解釋:
    “情乎辭”。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讀杜小箋下》:“故國舊臣,俯仰上下,情乎詞矣。”
    251

    乎言

    成語拼音:
    qíng jiàn hū yán
    成語解釋:
    同“情乎辭”。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謂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時,情乎言,志氣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252

    于色

    成語拼音:
    qíng jiàn yú sè
    成語解釋:
    真情從臉色中表現出來。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生甚怒之,情于色。”
    253

    區區之

    成語拼音:
    qū qū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區區:微小。狹隘的
    成語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下》:“若腐儒區區之,句束而字縛之,援引以附會古人,反失古人之真矣。”
    254

    秋扇

    成語拼音:
    qiū shàn jiàn juān
    成語解釋:
    :被;捐:棄。秋涼以后,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成語出處:
    漢 班婕妤《怨歌行》詩:“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月明,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255

    洽聞博

    成語拼音:
    qià wén bó jiàn
    成語解釋:
    洽:廣博。聞和知識非常廣博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子才洽聞博,無所不通,軍國制度,罔不訪及。”
    256

    千聞不如一

    成語拼音:
    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解釋:
    指聽得再多還不如親更為可靠。
    成語出處:
    《陳書 蕭摩訶傳》:“安都謂摩訶曰:‘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
    257

    淺聞小

    成語拼音:
    qiǎn wén xiǎo jiàn
    成語解釋:
    聞:識。學問淺薄,解不高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尊經閣記》:“習訓詁,傳記誦,沒溺于淺聞小,以涂天下之耳目。”
    258

    區聞陬

    成語拼音:
    qū wén zōu jiàn
    成語解釋:
    聞不廣,學識淺陋。
    成語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朱笥河》:“后學小生,區聞陬,不得而妄議已。”
    259

    乎辭

    成語拼音:
    qíng xiàn hū cí
    成語解釋:
    :通“現”;乎:于。情感表現在言辭當中。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爻象動乎內,吉兇乎外,功業乎變,圣人之情乎辭。”
    260

    力屈

    成語拼音:
    qíng xiàn lì qū
    成語解釋:
    情:真實情況;:通“現”,暴露。指在軍事上情況暴露而又處在劣勢的地位。
    成語出處:
    《漢書 韓信傳》:“今足下舉倦敝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情力屈,欲戰不拔,曠日持久,糧食單竭。”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