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自字的成語 (562個)
-
321
意氣自若
- 成語拼音:
- yì qì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自若:不改常態,還像原來的樣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亦作“意氣自如”。
- 成語出處:
-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
322
意氣自如
- 成語拼音:
- yì qì zì rú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氣自若”。
- 成語出處:
- 《史記 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
323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成語拼音:
- yǔ rén fāng biàn,zì jǐ fāng biàn
- 成語解釋:
-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八回:“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
-
324
怡然自得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dé
- 成語解釋:
-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樂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
325
悠然自得
- 成語拼音:
- yōu rán zì dé
- 成語解釋:
- 悠然:安閑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而舒適。形容態度悠閑;心情舒適。
- 成語出處:
- 《晉書 隱逸傳 楊柯》:“常食粗飲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憂,而柯悠然自得。”
-
326
怡然自樂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lè
- 成語解釋:
- 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
- 成語出處:
- 晉 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
327
庸人自擾
- 成語拼音:
- yōng rén zì rǎo
- 成語解釋:
-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
328
怡然自若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喜悅而無拘束貌。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小歡顏悅,至樂而笑,樂之理也。何以言之?夫至親安豫,則怡然自若,所猖狂也。”
-
329
夷然自若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指神態鎮定,與平常一樣。
- 成語出處:
- 《魏書 盧義僖傳》:“內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
330
晏然自若
- 成語拼音:
- yàn rán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晏然:平靜安定的樣子;自若:不變常態。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
-
331
悠然自適
- 成語拼音:
- yōu rán zì shì
- 成語解釋:
- 悠然:安閑舒適的樣子。形容神態悠閑、心情舒適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中丞蔣公墓志銘》:“得屋僅庇風雨,頹垣壞縐,悠然自適,讀書旦暮不輟。”
-
332
啞然自笑
- 成語拼音:
- yǎ rán zì xiào
- 成語解釋:
- 啞然:笑聲。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五羖大夫》:“質明,視之,恰符五數。啞然自笑神之戲己也。”
-
333
怡然自娛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yú
- 成語解釋:
-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湯式《一枝花·題云巢》套曲:“怡然自娛,恬然自足,再不從龍化甘雨。”
-
334
怡然自足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zú
- 成語解釋:
-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三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怡然自足,誠心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
335
玉山自倒
- 成語拼音:
- yù shān zì dǎo
- 成語解釋: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體搖搖欲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賣,玉山自倒非人推。”
-
336
蟻穴自封
- 成語拼音:
- yǐ xué zì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區區之地方自主獨立。
- 成語出處:
- 清 照槤《嘯亭雜錄 緬甸歸誠本末》:“且明置緬甸宣慰司,表內未稱宣舊銜;又有蟻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
337
言笑自若
- 成語拼音:
- yán xiào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后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
338
言笑自如
- 成語拼音:
- yán xiào zì rú
- 成語解釋:
- 見“言笑自若”。
- 成語出處:
- 清·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介墓志銘》:“群夷縱火,牛街鎮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燭天。公言笑自如,日夜為守戰計,賊不敢逼。”
-
339
悠閑自在
- 成語拼音:
- yōu xián zì zài
- 成語解釋:
- 自在:無拘無束。形容神態從容,無拘無束。
- 成語出處:
- 清·張貴勝《遺愁集·忠義》卷四:“此之謂從容就義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婦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閑自在。”
-
340
淵源有自
- 成語拼音:
- yuān yuán yǒu zì
- 成語解釋:
- 亦作“淵源有自來”。①有根據,有來源。②指有根底。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讀宛陵先生詩》詩:“鍛煉無遺力,淵源有自來。”
* 自的成語,帶自字的成語,包含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