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自字的成語 (562個)

    361

    止謗莫若

    成語拼音: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成語解釋:
    止:停止,平息;謗:指責。要阻止別人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語出處:
    《新唐書·魏謨傳》:“諺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修。’惟陛下崇千載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362

    長別人志氣,滅己威風

    成語拼音: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己威風。”
    363

    比于金

    成語拼音:
    zì bǐ yú jīn
    成語解釋:
    己比作尚未冶煉的黃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鍛煉
    成語出處:
    《新唐書·魏徽傳》:“朕方比于金,以卿為良匠而加礪焉,卿雖疾未及衰,庸得便爾。”
    364

    備資斧

    成語拼音:
    zì bèi zī fǔ
    成語解釋:
    資斧:旅費、盤纏。指己準備旅費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因為上頭提倡游學,所以他告奮勇,情愿備資斧,叫兒子出洋。”
    365

    成語拼音:
    zì bào zì qì
    成語解釋:
    己糟蹋己;己鄙棄己。形容不知愛;甘于落后。暴;糟蹋;棄:鄙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暴者,不可與有言也;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66

    出機杼

    成語拼音:
    zì chū jī zhù
    成語解釋:
    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367

    出機軸

    成語拼音:
    zì chū jī zhóu
    成語解釋:
    比喻作文章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同“出機杼”。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下》:“右丞輞川諸作,卻是出機軸。”
    368

    成機杼

    成語拼音:
    zì chéng jī zhù
    成語解釋:
    機杼:織機和梭子。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套詞連章,成機杼。”
    369

    厝同異

    成語拼音:
    zì cuò tóng yì
    成語解釋:
    找矛盾,互相不和。
    成語出處:
    《宋書 沈攸之傳》:“卿忘廉、藺、寇、賈之事邪?吾本以濟國活家,豈計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濟艱難,豈可厝同異。”
    370

    出新裁

    成語拼音:
    zì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指出于己心中的設計或籌劃。多指詩文、技藝等的構思有獨創性。同“出心裁”。
    成語出處:
    葉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們有的看人家的樣,有的出新裁,給一切東西找個新的適當的位置。”
    371

    出心裁

    成語拼音:
    zì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于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讀過前人這篇,不能出心裁,每多抄襲。”
    372

    慚形穢

    成語拼音:
    zì cán xíng huì
    成語解釋:
    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形體;穢:丑;骯臟;差。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373

    出新意

    成語拼音:
    zì chū xīn yì
    成語解釋:
    己心意。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旨趣
    成語出處:
    明·宋濂《答章秀才論詩書》:“孟東野陰祖沈、謝,而流于蹇澀。盧仝則又出新意,而涉于怪詭。”
    374

    出胸臆

    成語拼音:
    zì chū xiōng yì
    成語解釋:
    臆:胸。出己心意。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旨趣
    成語出處:
    清·汪琬《吳道賢詩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繩墨之外,出胸臆。”
    375

    成一格

    成語拼音:
    zì chéng yī gé
    成語解釋:
    指形成己獨特的風格。
    成語出處:
    清 趙翼《甌北詩話 白香山詩》:“香山于古詩律詩中,又多創體,成一格。”
    376

    成一家

    成語拼音:
    zì chéng yī jiā
    成語解釋:
    在某種學術、藝術或技術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形成己的體系和風格。也作“出一家”。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言》:“又詩人之什,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377

    出一家

    成語拼音:
    zì chū yī jiā
    成語解釋: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成體系。
    成語出處:
    《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378

    成語拼音:
    zì chuī zì léi
    成語解釋:
    己吹喇叭;己打鼓。比喻我吹噓。擂:打鼓。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決不可把己關在小房子里,擂,稱王稱霸。”
    379

    成語拼音:
    zì chuī zì pěng
    成語解釋:
    我吹噓,己捧場。
    成語出處:
    魯迅《花邊文學 化名新法》:“‘除了萬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個文人也不要化為‘社’,倘使只為了捧,那真是‘就近又有點卑劣了’。”
    380

    成語拼音:
    zì chǎn zì xiāo
    成語解釋:
    己生產己銷售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九章:“創店之初,他仍然己琢玉,銷。”
    * 自的成語,帶自字的成語,包含自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