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自字的成語 (562個)

    381

    成語拼音:
    zì chán zì zhòu
    成語解釋:
    僝、僽:煩惱,埋怨。尋煩惱,相埋怨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筆勾,落得個僽。”
    382

    得其樂

    成語拼音:
    zì dé qí lè
    成語解釋:
    己從中得到樂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如曾點浴沂風雪,得其樂。”
    383

    坐地

    成語拼音:
    zuò dì zì huá
    成語解釋:
    就地不動,定范圍。比喻固執一端,排斥其它。
    成語出處:
    郭沫若《文藝論集·新舊與文白之爭》:“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視為陳腐觀念,也是坐地劃。”
    384

    成語拼音:
    zì dòng zì jué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85

    鎮定

    成語拼音:
    zhèn dìng zì ruò
    成語解釋:
    指面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
    成語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若,她便搶先一步哭了。”
    386

    植黨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zì sī
    成語解釋:
    見“植黨營私”。
    成語出處: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借多陵寡,植黨私,于是戰斗以興。”
    387

    負不凡

    成語拼音:
    zì f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恃高明,不同尋常。
    成語出處: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院……夢覺時禁中已鳴鐘,平甫頗負不凡,為詩記之。’”
    388

    負其能

    成語拼音:
    zì fù qí néng
    成語解釋:
    負:恃,許。恃而又己的才能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389

    伐無功

    成語拼音:
    zì fá wú gōng
    成語解釋:
    伐:我夸耀;功:功勛。喜歡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勛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伐者無功,矜者不長。”
    390

    負盈虧

    成語拼音:
    zì fù yíng kuī
    成語解釋:
    己負責盈利和虧損
    成語出處:
    391

    作法

    成語拼音:
    zuò fǎ zì bì
    成語解釋:
    己立法反而使己受害。語出《史記·商君列傳》:“(秦惠王)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成語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秦惠王)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392

    作法

    成語拼音:
    zuò fǎ zì bì
    成語解釋:
    斃:倒下;死去。己立法;卻使己受害。比喻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393

    甘暴棄

    成語拼音:
    zì gān bào qì
    成語解釋:
    甘墮落,不求進取。同“棄”。
    成語出處:
    章炳麟《演說錄》:“近來有一種歐化主義的人,總說中國人比西洋人所差甚遠,所以甘暴棄,說中國必定滅亡,黃種必定剿絕。”
    394

    顧不暇

    成語拼音:
    zì gù bù xiá
    成語解釋:
    己顧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固,何暇來耶!”
    395

    古東丁

    成語拼音:
    zì gǔ dōng dīng
    成語解釋:
    東丁:象聲詞,石洞中泉水下滴的聲音。比喻某件事情古以來都是一個老規矩
    成語出處: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漢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間,時聞洞中泉滴聲,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黃魯直題詩云:‘古人題作東丁水,古東丁直到今。’”
    396

    甘墮落

    成語拼音:
    zì gān duò luò
    成語解釋:
    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須澄心猛省,不可甘墮落。”
    397

    告奮勇

    成語拼音:
    zì gào fèn yǒng
    成語解釋:
    指主動要求去完成某項任務(告:表明;奮勇:鼓起勇氣)。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就因著告奮勇求個恩典,說奴才情愿巴結這個缺!”
    398

    甘落后

    成語拼音:
    zì gān luò hòu
    成語解釋:
    甘:情愿,樂意。指己不求上進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國主義者的兇狠殘惡,泯滅天良是一回事,但我們固步封,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進取,求發展,也是不能否認的。”
    399

    高其功

    成語拼音:
    zì gāo qí gōng
    成語解釋:
    以為勞苦功高。指居功
    成語出處:
    明·周承邦《兵家要領·戒驕篇》:“驕則高其功,神其智,矜其勇。”
    400

    成語拼音:
    zì gāo zì dà
    成語解釋:
    認為己又高又大。形容以為了不起。
    成語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自的成語,帶自字的成語,包含自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