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自字的成語 (562個)
-
301
享帚自珍
- 成語拼音:
- xiǎng zhǒu zì zhēn
- 成語解釋:
- 語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雖微劣,而自視為寶。
- 成語出處:
- 語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302
擁兵自固
- 成語拼音:
- yōng bīng zì gù
- 成語解釋:
- 擁有掌握軍隊的權力,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唐·李延壽《北史·齊本紀上》:“書至,無點,景不至。又聞神武疾,遂擁兵自固。”
-
303
嬰城自保
- 成語拼音:
- yīng chéng zì bǎo
- 成語解釋:
- 嬰:圍繞;嬰城:據城。據守城池牢固設防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備倭事略》:“迄今逾月,其勢益橫,州縣廑廑嬰城自保。”
-
304
嬰城自守
- 成語拼音:
- yīng chéng zì shǒu
- 成語解釋:
- 嬰:圍繞;嬰城:據城。據守城池牢固設防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送太倉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來海外,吏非素備,嬰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
305
飲醇自醉
- 成語拼音:
- yǐn chún zì zuì
- 成語解釋:
- 醇:濃酒。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
306
運掉自如
- 成語拼音:
- yùn diào zì rú
- 成語解釋:
- 謂運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練自然。
- 成語出處:
-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三:“提要駁之,謂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自如,其言甚辨。”
-
307
應付自如
- 成語拼音:
- yìng fù zì rú
- 成語解釋:
-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經歷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
308
養虎自斃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bì
- 成語解釋:
- 見“養虎自嚙”。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養虎自斃,作繭自纏。”
-
309
養虎自殘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cán
- 成語解釋:
- 見“養虎自嚙”。
- 成語出處:
- 《魏書·羯胡石虎傳》:“丞相便相凌蹈,恐國祚之滅不復久矣。真可謂養虎自殘者也。”
-
310
養虎自嚙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niè
- 成語解釋:
- 嚙:咬。養老虎,咬傷自己。比喻縱容敵人而自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嚙,長虺成蛇。”
-
311
引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yǐn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312
養虎自遺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
313
養虎自貽災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yí z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虎自遺患”。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
314
引決自裁
- 成語拼音:
- yǐn jué zì cái
- 成語解釋:
- 引決:同“引訣”,自殺;自裁:自殺。指自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裁)。”
-
315
引咎自責
- 成語拼音:
- yǐn jiù zì zé
- 成語解釋:
- 咎:錯誤。主動承擔錯誤;并責備自己。
- 成語出處:
-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責。”
-
316
夜郎自大
- 成語拼音:
- yè láng zì dà
- 成語解釋:
- 夜郎:漢代我國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自大:自以為很大。比喻孤陋寡聞;妄自尊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
317
引狼自衛
- 成語拼音:
- yǐn láng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猶言引虎自衛。
- 成語出處:
-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自衛之喻。”
-
318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成語拼音: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 成語解釋:
-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319
燕幕自安
- 成語拼音:
- yàn mù zì 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危境而不自知。
- 成語出處:
- 清·柯超《辛壬瑣記》:“[太平軍]特于郡城北門外沿江一帶建筑炮臺數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自安。”
-
320
意氣自得
- 成語拼音:
- yì qì zì dé
- 成語解釋:
- 意氣:意態,氣概;自得:自覺得意。形容驕傲自滿、洋洋得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魏書·北海王子顥傳》:“兄顥入洛,成敗未分,便以意氣自得為時人所笑。”
* 自的成語,帶自字的成語,包含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