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自字的成語 (562個)

    281

    習慣若

    成語拼音:
    xí guàn ruò zì rán
    成語解釋:
    慣:同“貫”;若:像。習慣了就像很然的事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然也。”
    282

    習慣

    成語拼音:
    xí guàn zì rán
    成語解釋:
    慣:同“貫”。習慣了就成為很然的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隨機應變,迎合上意,久而久之,習慣然,便能迎刃而解了。”
    283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為之

    成語拼音:
    xiào mà yóu tā xiào mà,hǎo guān wǒ zì wéi zhī
    成語解釋:
    指為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若當己的官
    成語出處: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284

    欣然

    成語拼音:
    xīn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心情舒適、覺得意貌。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魯丕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得。”
    285

    欣然

    成語拼音:
    xīn rán zì lè
    成語解釋:
    欣然:喜悅的樣子。高興地覺歡喜
    成語出處:
    漢·王逸《漁父》:“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樂。”
    286

    習若

    成語拼音:
    xí ruò zì rán
    成語解釋:
    若:像。習慣了就像很然的事
    成語出處:
    北朝·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然,卒難洗蕩。”
    287

    欣然

    成語拼音:
    xīn rán zì xǐ
    成語解釋:
    欣然:喜悅的樣子。高興地覺歡喜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288

    欣欣

    成語拼音:
    xīn xīn zì dé
    成語解釋:
    猶言欣然得。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燈下細觀其貌,比前倍加美麗,欣欣得,道聲:‘娘子請坐。’”
    289

    薰香

    成語拼音:
    xūn xiāng zì shāo
    成語解釋:
    薰:香草。薰草因為有香氣而招致焚燒。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災禍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薰以香燒,膏以明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290

    洗心

    成語拼音:
    xǐ xīn zì xīn
    成語解釋:
    新:己改正錯誤。清洗邪惡的心思,改過新。比喻徹底悔改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志·謝花六》:“其黨康花七者,家已豐余,欲洗心新,佯為出探官軍,密以告尉。”
    291

    行遠必邇,登高必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bì zì ěr,dēng gāo bì zì bēi
    成語解釋:
    ;從;邇:近;卑:低下。走遠路必須要從近處開始,登高必須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邇,辟如登高必卑。”
    292

    形影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zì diào
    成語解釋:
    同“形影相吊”。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誠》:“父訥去,妻亦尋卒;塊然一老鰥,形影吊。”
    293

    逍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dé
    成語解釋:
    無拘無束,安閑得。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得。”
    294

    行遠

    成語拼音:
    xíng yuǎn zì ěr
    成語解釋:
    走遠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一步步前進。邇:近。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邇,辟如登高必卑。”
    295

    形影

    成語拼音:
    xíng yǐng zì shǒu
    成語解釋:
    謂孤身獨處。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7回:“今白小姐人琴俱亡,小弟形影守,決不負心而求佳麗。”
    296

    行言

    成語拼音:
    xíng yán zì wéi
    成語解釋:
    行:行為;言:言論。行為和言論都是己發出的。比喻要己約束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行言為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圣治。”
    297

    逍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yú
    成語解釋:
    謂無拘無束,得其樂。
    成語出處:
    唐·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池臺琴酒,逍遙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298

    逍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逍遙:悠閑得的樣子;在:由;舒適。形容悠然得;在。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在心。”
    299

    消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指逍遙得。
    成語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 親憶瓊英》:“你看那人踏雪尋梅,那人寒江獨釣,何等消遙在。”
    300

    隗始

    成語拼音:
    xiān zì wěi shǐ
    成語解釋:
    隗:指戰國燕人郭隗;始:開始。以先任用我郭隗為開端。表示我推薦。
    成語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 自的成語,帶自字的成語,包含自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