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耳字的成語 (242個)

    101

    隔窗有

    成語拼音:
    gé chuāng yǒu ěr
    成語解釋:
    隔著窗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泄漏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蝴蝶過墻,隔窗有,蓮花瓣卸,墮地無蹤。”
    102

    賤目

    成語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成語解釋:
    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實。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而賤目者也。”
    103

    秋風

    成語拼音:
    guò ěr qiū fēng
    成語解釋:
    刮過邊的秋風。比喻沒有任何意義的身外之物
    成語出處: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
    104

    山棲

    成語拼音:
    guàn ěr shān qī
    成語解釋:
    :洗朵。比喻隱居不仕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土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而山棲。”
    105

    忘家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見“國而忘家”。
    成語出處:
    漢·賈誼《陳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忘身,國忘家,公忘私。”
    106

    忘家,公忘私

    成語拼音: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忘身,國忘家,公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107

    忘私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成語解釋:
    見“公爾忘私”。
    成語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忘身,國忘家,公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
    108

    忘私,國忘家

    成語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忘身,國忘家,公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生。”
    109

    股肱

    成語拼音:
    gǔ gōng ěr mù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股肱:比喻輔佐帝王的大臣;目:親信。比喻得力助手和親信
    成語出處:
    《尚書·益稷》:“臣作朕股肱目。”
    110

    隔墻須有,窗外豈無人

    成語拼音:
    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成語解釋: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成語出處:
    元·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二折:“隔墻須有,窗外豈無人。這小賤人無理,瞞著老夫,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
    111

    隔墻有

    成語拼音:
    gé qiáng yǒu ěr
    成語解釋:
    隔著一道墻,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泄露。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墻有,伏寇在側。墻有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112

    隔舍須有,窗外豈無人

    成語拼音:
    gé shě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成語解釋: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0回:“正是隔舍須有,窗外豈無人!公子聽得仔細,即心中轉道:‘奇怪,難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113

    傳書

    成語拼音:
    huáng ěr chuán shū
    成語解釋:
    :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俊犬,名曰黃,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后因以為常。”
    114

    寄書

    成語拼音:
    huáng ěr jì shū
    成語解釋:
    :犬名;書:書信。黃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成語出處: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駿犬,名黃,甚愛之。……其后因以為常。”
    115

    轟雷貫

    成語拼音:
    hōng léi guàn ěr
    成語解釋:
    打雷的聲音貫滿邊。形容人的聲名很大。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
    116

    豁人

    成語拼音:
    huō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開擴眼界,使目清新。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目。”
    117

    禾生

    成語拼音:
    hé shēng ěr
    成語解釋:
    狀物。禾頭長出牙蘗,莊稼就報廢。災年的象征
    成語出處:
    南唐·李建勛《閑出書懷》:“溪田雨漲禾生,原野鶯啼黍熟時。”
    118

    禾頭生

    成語拼音:
    hé tóu shēng ěr
    成語解釋:
    狀物。禾頭長出牙蘗,莊稼就報廢。災年的象征
    成語出處:
    唐·張鷟《朝野僉載》:“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
    119

    駭目

    成語拼音:
    jīng ěr hài mù
    成語解釋:
    聞目見后內心震驚。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須臾,云晦雷發,驚駭目。”
    120

    交頭

    成語拼音:
    jiē ěr jiāo tóu
    成語解釋:
    :嘴湊近朵;交頭:頭靠著頭。形容靠得很近,低聲交談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便是那些服侍的,無不一個個接交頭,頌揚贊賞。”
    * 耳的成語,帶耳字的成語,包含耳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