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知字的成語 (413個)

    161

    若要不,除非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除非莫為。’”
    162

    若要人不,除非己莫為

    成語拼音: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莫若勿為。”
    163

    如飲水者,冷熱自

    成語拼音: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成語解釋:
    指自己直接經歷的事,自己最了解
    成語出處:
    唐·善無畏《大日經疏》第12卷:“如飲水者,冷熱自。”
    164

    如魚飲水,冷暖自

    成語拼音: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
    成語出處: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況且‘如魚飲水,冷暖自’,用庸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罷。”
    165

    三不

    成語拼音:
    sān b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對開頭、中間到結尾一無所。也指什么都不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清晨起來,恐怕蘇友白見親事不成,三不去了,便忙忙梳洗了,親到寺中來請他。”
    166

    神不鬼不覺

    成語拼音: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成語解釋: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167

    神不鬼不曉

    成語拼音: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xiǎo
    成語解釋: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同“神不鬼不覺”。
    成語出處:
    張翼《敵區工作記》:“何況我倆又是神不鬼不曉走進來的。”
    168

    食不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wèi
    成語解釋:
    同“食不甘味”。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將十日;食不味,寢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未獲粉身之所耳。”
    169

    識二五而不

    成語拼音: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二五而不十也。”
    170

    生而

    成語拼音:
    shēng ér zhī zhī
    成語解釋:
    生下來就懂得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1

    歲寒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寒冬臘月,方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松柏之后凋也。”
    172

    識禮

    成語拼音:
    shí lǐ zhī shū
    成語解釋:
    懂得禮儀,熟詩書。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屬,寂沒入官,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識禮書,兼通數學。”
    173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語解釋: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的野心。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
    174

    世人皆

    成語拼音:
    shì rén jiē zhī
    成語解釋:
    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國及其執政黨內,干部中大山頭不明顯,但小山頭小圈子則處處存在,世人皆。”
    175

    神人鑒

    成語拼音:
    shén rén jiàn zhī
    成語解釋:
    鑒:審察。天神和凡人都察
    成語出處:
    明·朱鼎《玉鏡臺記·新亭流涕》:“一點丹衷,神人鑒。”
    176

    遺形

    成語拼音:
    shì shì yí xíng
    成語解釋:
    猶言棄智忘身。指超然物外,與世無爭。
    成語出處: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釋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177

    士死

    成語拼音:
    shì sǐ zhī jǐ
    成語解釋:
    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己者死”。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士為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氏之讎矣。”
    178

    塞翁失馬,安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安非福?”
    179

    塞翁失馬,焉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安非福”。
    成語出處:
    《病玉緣》:“塞翁失馬,焉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到了日后,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
    180

    視為

    成語拼音:
    shì wéi zhī jǐ
    成語解釋:
    看成好朋友。
    成語出處: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63回:“獨故太仆灌夫,卻與嬰沆瀣相投,始終交好,不改故態,嬰遂視為己,格外情深。”
    * 知的成語,帶知字的成語,包含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