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目字的成語 (444個)

    141

    四望

    成語拼音:
    jí mù sì wàng
    成語解釋:
    極:盡;極:用盡力遠望。指盡眼力所及眺望四方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人在室中,極四望,則見城堡。”
    142

    吳門

    成語拼音:
    jué mù wú mén
    成語解釋:
    抉:剔出;: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143

    無親

    成語拼音:
    jǔ mù wú qīn
    成語解釋:
    :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成語出處:
    唐 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144

    胥門

    成語拼音:
    jué mù xū mén
    成語解釋:
    見“抉吳門”。
    成語出處:
    高旭《收輯亡友寧太一遺墨裝訂成冊因題四首以弁其首》:“挺身大澤呼張楚,抉胥門看沼吳。”
    145

    懸門

    成語拼音:
    jué mù xuán mén
    成語解釋:
    見“抉吳門”。
    成語出處:
    傅蓴《次韻和亞子》:“撫頭看鏡斯何事,抉懸門事可哀。”
    146

    遠眺

    成語拼音:
    jí mù yuǎn tiào
    成語解釋:
    極:盡;眺:望。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
    147

    遠望

    成語拼音:
    jí mù yuǎn wàng
    成語解釋:
    極:盡。用盡力向遠處眺望。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王朗《與許靖書》:“子雖在裔土,想亦極而迥望,側耳而遐聽,延頸而鶴立也。”
    148

    舉首戴

    成語拼音:
    jǔ shǒu dài mù
    成語解釋:
    舉:抬起;戴:仰視的樣子。形容望著遠處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書》:“天下舉首戴,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
    149

    驚世駭

    成語拼音:
    jīng shì hài mù
    成語解釋:
    謂使世人見而驚奇。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時用變體,如兵之出奇,變化無窮,以驚世駭。”
    150

    舉世矚

    成語拼音:
    jǔ shì zhǔ mù
    成語解釋:
    舉:全;矚:注視。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漁夫》:“舉世皆濁我獨清。”《國語 晉語》:“則恐國人這矚于我也。”
    151

    疾霆不暇掩

    成語拼音: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
    152

    臼頭深

    成語拼音:
    jiù tóu shēn mù
    成語解釋:
    形容相貌丑陋。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齊有婦人,極丑無雙,號曰無鹽女。其為人也,臼頭深,長壯大節。”
    153

    驚心怵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chù mù
    成語解釋:
    同“驚心駭矚”。
    成語出處:
    季新《紅樓夢新評》:“如今批了出來,準科學的學理,以指中國家庭的種種癥結,使人閱之,驚心怵。”
    154

    驚心慘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cǎn mù
    成語解釋:
    眼見之后內心震動,感到悲慘。
    成語出處:
    清·俞蛟《夢廠雜著·春明叢說·人骨箸記》:“骷髏累累,雜骨如竹頭木屑,堆置墻角如阜……不禁驚心慘。”
    155

    驚心奪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duó mù
    成語解釋:
    指內心震動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成語出處:
    清·秋瑾《發刊詞》:“使我中國女界中放一光明燦爛之異彩,使全球人種驚心奪,拍手而歡呼。”
    156

    驚心駭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hài mù
    成語解釋:
    同“驚心駭矚”。
    成語出處:
    達時《夫已氏之支那觀》:“不學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隱,亦聊為讀者驚心駭,不為所惑之一助云爾。”
    157

    驚心眩

    成語拼音:
    jīng xīn xuàn mù
    成語解釋:
    震動人心,耀人眼
    成語出處:
    《隋書·經籍志四》:“謂之天書。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輝照耀,驚心眩,雖諸天仙,不能省視。”
    158

    荊榛滿

    成語拼音:
    jīng zhēn mǎn mù
    成語解釋:
    荊榛:帶刺的叢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荊榛。形容遭遇變故后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也比喻處境困難,障礙重重。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盧文進傳》:“文進在平州,率奚族勁騎,鳥擊獸搏,倏來忽往,燕趙諸州,荊榛滿。”
    159

    戟指怒

    成語拼音:
    jǐ zhǐ n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成語出處:
    馬輅《國共和談演義》第六回:“張學良還要解釋,蔣早氣得七竅生煙,戟指怒。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160

    口呆

    成語拼音:
    kǒu dāi mù dùn
    成語解釋:
    見“口呆瞪”。
    成語出處:
    克非《春潮急》二五:“張福壽頓時口呆鈍,半天才小聲說:‘我曉得的喃!我又沒去戴過紅花、吃過油大。’”
    * 目的成語,帶目字的成語,包含目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