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生字的成語 (622個)

    481

    惡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è sǐ
    成語解釋:
    見“貪畏死”。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情莫不貪惡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482

    共死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語解釋:
    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成語出處: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483

    麗質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lì zhì
    成語解釋:
    :天然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天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484

    怕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pà sǐ
    成語解釋:
    貪:貪戀。貪圖存;懼害死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于須臾。”
    485

    死共存亡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死與共
    成語出處:
    毛澤東《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我黨在根據地內細心地認真地徹底地爭取群眾、和群眾同死共存亡的任務,較之過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義。”
    486

    死共患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成語解釋: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入死
    成語出處:
    方志敏《獄中紀實》:“將獄中情形描寫出來,使全國紅軍和革命的工農群眾,知道他們同死共患難的戰友們,正在國民黨監獄內,挨日子。”
    487

    舍義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shě yì
    成語解釋:
    舍:放棄。為了活命,可以放棄道義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臨難茍免,貪舍義,在國為亂臣,即在家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488

    天化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tiān huà
    成語解釋:
    天然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這條計用著件東西,別人家里都沒,天天化大官人家里卻有。”
    489

    天殺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tiān shā
    成語解釋:
    指自自化,自自滅。
    成語出處:
    漢·張良《陰符經》:“天天殺,道之理也。”
    490

    土長

    成語拼音:
    tǔ shēng tǔ zhǎng
    成語解釋:
    當地長的。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我們這些干部,大多數是好的,是土土長,聯系群眾,經過長期斗爭考驗的。”
    491

    畏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wèi sǐ
    成語解釋:
    貪戀存,害怕死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畏死,即詐僵樸陽病,僥幸得逾于須臾。”
    492

    一對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ī duì
    成語解釋:
    來就注定為一對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一對也,便是嫣素也覺風光。”
    493

    尤物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óu wù
    成語解釋:
    指容貌艷麗的女子。
    成語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砥節》:“看他雖是禪蹤,自然冶態,正是那天尤物,世不虛名。”
    494

    談吐風

    成語拼音:
    tán tǔ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談吐風”。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興致豪,談吐風議論高。”
    495

    談吐

    成語拼音:
    tán tǔ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談話機敏風趣。
    成語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田荔裳》:“則其人殊魁梧俊偉,談吐風。”
    496

    涂炭

    成語拼音:
    tú tàn shēng líng
    成語解釋:
    涂:泥沼;炭:炭火;靈: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尚書 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涂炭。”《晉書 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靈涂炭。”
    497

    涂炭

    成語拼音:
    tú tàn shēng mín
    成語解釋:
    涂炭:爛泥和炭火。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登拜》:“狂秦暴虐,涂炭民。”
    498

    談笑風

    成語拼音: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有興致;很風趣。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后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頰。”
    499

    談議風

    成語拼音:
    tán yì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談論風”。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素豪,談議風,孝兒亦倜儻。”
    500

    忝顏偷

    成語拼音:
    tiǎn yán tōu shēng
    成語解釋:
    忝顏:有辱臉面;偷:茍且活著。形容厚著臉皮茍且地求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壇》:“弟愚不才,忝顏偷。”
    * 生的成語,帶生字的成語,包含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