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生字的成語 (622個)

    521

    畏死貪

    成語拼音:
    wèi sǐ tān shēng
    成語解釋:
    畏:害怕。害怕死亡,貪戀
    成語出處:
    明·陸采《明珠記·吐衷》:“古人然諾處,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貪不向前。”
    522

    萬死一

    成語拼音:
    wàn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命危險。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之計,赴公家之難,斯以奇矣。”
    523

    之信

    成語拼音:
    wěi shēng zhī xìn
    成語解釋:
    :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尾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524

    烏頭白,馬

    成語拼音:
    wū tóu bái,mǎ shēng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烏頭白,馬角,乃許耳。”
    525

    頑鐵

    成語拼音:
    wán tiě shēng guāng
    成語解釋:
    硬鐵放出光輝。比喻人遇到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4回:“俗語道得好:運去黃金減價,時來頑鐵光。”
    526

    頑鐵

    成語拼音:
    wán tiě shēng huī
    成語解釋:
    硬鐵放出光輝。比喻人遇到好的機會就會大為改觀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頑鐵輝。”
    527

    望文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xùn
    成語解釋:
    見“望文義”。
    成語出處: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臨部》:“《左襄二十六傳》……按即‘潛’字之變,杜望文訓耳。”
    528

    望文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文:文字;語句;義:意義。
    成語出處:
    清 張之洞《輶軒轉語 語學》:“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
    529

    烏有先

    成語拼音:
    wū yǒu x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虛擬的人名或事物。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亡是公存焉。”
    530

    無中

    成語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語解釋:
    把沒有的說成有。指憑空捏造。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萬物于有,有于無。”
    531

    形具神

    成語拼音:
    xíng jù shén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形體;神:精神。人的形體具備,精神隨之產
    成語出處: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夫是之謂天情。”
    532

    噓枯吹

    成語拼音:
    xū kū chuī shēng
    成語解釋:
    噓:呵氣。枯了的吹氣使長,長著的吹氣使枯干。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并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干。”
    533

    朽木

    成語拼音:
    xiǔ mù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指由枯轉榮,比喻事物得以新
    成語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假神》:“朽木花,白骨肌,都虧你再把鴻鈞鑄。”
    534

    相滅相

    成語拼音:
    xiāng miè xiāng shēng
    成語解釋:
    指互相克制,互相發或互相依存,互相制約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漢成帝紀》:“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也。”
    535

    浪死

    成語拼音:
    xū shēng làng sǐ
    成語解釋:
    虛:空,徒然;浪:濫,放縱。活得毫無意義,死得毫無價值。形容虛度一
    成語出處:
    《舊唐書·越王貞傳》:“諸王必須以匡救為忠,不可虛浪死,取笑于后代。”
    536

    虛室

    成語拼音:
    xū shì shēng bái
    成語解釋:
    虛:使空虛;室:指心;白:指道。心無任何雜念,就會悟出“道”來,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成語出處:
    《莊子 人世間》:“瞻彼闋者,虛室白,吉祥止止。”
    537

    尋事

    成語拼音:
    xún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制造糾紛。
    成語出處:
    艾蕪《烏鴉之歌》:“現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來尋事非,正愁找不著漏洞哩。”
    538

    惡死

    成語拼音:
    xīn shēng wù sǐ
    成語解釋:
    欣:喜悅;惡:憎恨,討厭。貪怕死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8卷:“元始天尊告諸四眾:一切眾,貪著有功,欣惡死。”
    539

    相成

    成語拼音:
    xiāng shēng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互相轉化,互相促進
    成語出處:
    宋·陳亮《量度權衡策》:“律而為度量權衡,制器以盡天下之變,是豈可以常法而論其相相成之義乎!”
    540

    相克

    成語拼音: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成語解釋:
    見“相相克”。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相克。”
    * 生的成語,帶生字的成語,包含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