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生字的成語 (622個)

    441

    死之交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共死的交誼。
    成語出處:
    元 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死之交。”
    442

    之見

    成語拼音:
    shū shēng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指書呆子的見解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一:“予謂議者以本朝養兵為大費,欲復寓兵于農之法,書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443

    死醉夢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zuì mèng
    成語解釋:
    醉:沉酣。形容非常專心
    成語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事物·戴進傳》:“死醉夢于繪事,故學精而業著,業著而名遠。”
    444

    桑之夢

    成語拼音:
    shēng sāng zhī mèng
    成語解釋:
    夢見桑樹從井中長出。比喻死期將至
    成語出處:
    晉·陳壽《益都耆舊傳》:“何祗夢桑井中。趙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445

    殺之權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 zhī quán
    成語解釋:
    :叫人活;殺:叫人死。操縱著叫人或死的權力。形容權力很大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第28卷:“況郭解之論,以匹夫之細,竊殺之權,罪已不容于誅矣。”
    446

    之權

    成語拼音:
    shā shēng zhī quán
    成語解釋:
    殺:殺戮;存。執掌死大權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游俠傳》:“以匹夫之細,竊殺之權,其罪已不容于誅矣。”
    447

    雖死之日,猶之年

    成語拼音: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成語出處: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之年。”
    448

    肘腋

    成語拼音:
    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語解釋:
    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在身邊。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449

    吞活剝

    成語拼音:
    shēng tūn huó bō
    成語解釋:
    比喻機械地套用別人的言論、經驗、方法;或囫圇吞棗、食而不化。
    成語出處:
    唐 劉肅《大唐新語 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吞郭正一。’”
    450

    吞活奪

    成語拼音:
    shēng tūn huó duó
    成語解釋:
    :原封不動。形容粗暴地搶奪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原先本打算田三廳直接辦理的,梁寒操吞活奪的搶夫,乃超和鹿地便只以顧問的名義留下。”
    451

    同衾,死同穴

    成語拼音:
    shēng tóng qīn,sǐ tóng xué
    成語解釋:
    衾:被子。時共用一條被子,死后合一個墳墓。形容夫妻恩愛
    成語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同衾,死同穴。”
    452

    誓同

    成語拼音:
    shì tóng shēng sǐ
    成語解釋:
    立誓同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兒與吳衙內誓同死,各不更改。”
    453

    拖死拽

    成語拼音:
    shēng tuō sǐ zhuāi
    成語解釋:
    形容強行拖扯。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遂打了個落花流水,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454

    我劬勞

    成語拼音:
    shēng wǒ qú láo
    成語解釋:
    劬勞:勞苦。父母養子女非常辛苦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我劬勞。”
    455

    熟魏

    成語拼音:
    shú wèi shēng zhāng
    成語解釋:
    張、魏:都是姓,這里泛指人。泛指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
    成語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梗,士人謂之‘張八’。……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半熟未相諳。’”
    456

    順我者,逆我者死

    成語拼音:
    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成語解釋:
    順從我的心意才能存,違抗我的心意就要滅亡。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 盜跖》:“順吾意則,逆吾意則死。”
    457

    息蕃庶

    成語拼音:
    shēng xī fān shù
    成語解釋:
    息:活;蕃:繁殖。存并繁殖人口
    成語出處:
    《清史稿·食貨志》:“其后土、客息蕃庶,歲屢有秋,關內漢回挾春承懇,絡繹相屬。”
    458

    意盎然

    成語拼音:
    shēng yì à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命力旺盛的樣子
    成語出處:
    459

    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成語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成語解釋:
    憂患:患難。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
    460

    妖作怪

    成語拼音:
    shē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產。比喻搞鬼搗亂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及至時運衰微,祿命將終之日,不但眾散親離,人心背叛,即魑魅魍魎也都來了,妖作怪,播弄著你,所謂人衰鬼弄人是也。”
    * 生的成語,帶生字的成語,包含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