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生字的成語 (622個)

    421

    死無貳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貳:背叛,有二心。至死沒有二心。指十分堅定
    成語出處:
    《論立憲與外交之關系》:“陷陣則死無貳,其所以致勝于我者,殆不盡由船堅炮利之故。”
    422

    事微渺

    成語拼音:
    shēng shì wēi miǎo
    成語解釋:
    事:計;微渺:渺茫。指活十分艱辛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言懷》:“所恨俺自小孤單,事微渺。”
    423

    忘死

    成語拼音:
    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語解釋:
    不把個人的死放在心上。舍:舍棄。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說與俺能爭好斗的番官,舍忘死家將。”
    424

    舍死忘

    成語拼音:
    shě sǐ wàng shēng
    成語解釋:
    舍死:舍得犧牲;忘:忘掉性命。不把個人的死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舍死忘,建立功勛。”
    425

    死相依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xiāng yī
    成語解釋:
    死問題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運,共存亡。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兩國同志要親如兄弟般地團結在一起,休戚與共,死相依,為戰勝共同敵人而奮斗到底。”
    426

    死永別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ǒng bié
    成語解釋:
    指活人與死人永遠分離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嗚呼公瑾,死永別。”
    427

    殺予奪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 yǔ duó
    成語解釋:
    :讓人活;殺:把人處死;予:給予;賞賜;奪:剝奪;處罰。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死、賞罰大權。
    成語出處:
    《周禮 春官 內史》:“五曰殺,六曰,七曰予,八曰奪。”
    428

    死予奪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ǔ duó
    成語解釋:
    〖釋義〗:讓人活;死:處死;予: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死、賞罰大權。
    成語出處:
    《韓非子 三守》:“使殺之機,予奪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 王制》:“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與奪一也。”
    429

    與奪

    成語拼音:
    shā shēng yǔ duó
    成語解釋:
    殺:叫人死;:叫人活;與: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死、賞罰大權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制》:“貴賤殺與奪,一也。”
    430

    殺與奪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 yǔ duó
    成語解釋:
    :叫人活;殺:叫人死;與:賞賜;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死、賞罰大權
    成語出處:
    《通典·職官》:“《周官》內史掌王之八柄,爵祿廢置,殺與奪,執國法及國令之貳以考政事。”
    431

    死攸關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ōu guān
    成語解釋:
    攸:所。關系到和死。指死存亡的關鍵。
    成語出處:
    《龍虎風云記》:“這是千百名難友死攸關的大事體啊!”
    432

    死與共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ǔ gòng
    成語解釋:
    共死;相依為命。形容彼此情誼深重。
    成語出處:
    《深情憶念周伯伯》:“幾十年來,周總理與我父親死與共,休戚相關。”
    433

    岳降

    成語拼音: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語解釋: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比喻大人物的出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嵩高》:“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甫及申。”
    434

    死有命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yǒu mìng
    成語解釋:
    死;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435

    有命

    成語拼音:
    sǐ shēng yǒu mìng
    成語解釋:
    指人的死都是命中注定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子夏曰:‘商聞之矣,死有命,富貴在天。’”
    436

    有命,富貴在天

    成語拼音: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
    成語解釋:
    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成語出處:
    《論語 顏淵》:“子夏曰:‘商聞之矣,死有命,富貴在天。’”
    437

    十死一

    成語拼音:
    shí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命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匈奴》:“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一,彼必將至。”
    438

    雖死猶

    成語拼音:
    suī sǐ yóu shēng
    成語解釋: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成語出處: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之年。”
    439

    有幸

    成語拼音:
    sān shēng yǒu xìng
    成語解釋:
    都很幸運。形容極為幸運或難得的好境遇。三:佛教指前、今、來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見,是小有幸矣。”
    440

    之柄

    成語拼音:
    shā shēng zhī bǐng
    成語解釋:
    殺:殺戮;存;柄:權力。執掌死大權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擅殺之柄,通壅塞之涂,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于上,謂之術。”
    * 生的成語,帶生字的成語,包含生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