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241

    所喪

    成語拼音:
    ruò yǒu suǒ sàng
    成語解釋:
    若:好象。好象丟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原道訓》:“解車休馬,罷酒徹樂,而心忽然若所喪,悵然若所亡也。”
    242

    所失

    成語拼音:
    rú yǒu suǒ shī
    成語解釋:
    好象丟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宋 劉孝標注:“悵然若所失。”
    243

    所亡

    成語拼音:
    ruò yǒu suǒ wáng
    成語解釋:
    若:好象。好象丟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同“若所喪”。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原道訓》:“解車休馬,罷酒徹樂,而心忽然若所喪,悵然若所亡也。”
    244

    萬機

    成語拼音:
    rì yǒu wàn jī
    成語解釋:
    見“日理萬機”。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進表》:“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于人主,日萬機,何暇周覽?”
    245

    興趣

    成語拼音:
    ráo yǒu xìng qù
    成語解釋:
    令人感到很趣,并十分注意
    成語出處:
    王朔《動物兇猛》:“看到米蘭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倆從容、饒興趣地聊起來,我感到欣慰。”
    246

    隱憂

    成語拼音:
    rú yǒu yǐn yōu
    成語解釋:
    憂:愁苦,憂愁。好像內心說不出的憂愁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隱憂。”
    247

    柔中

    成語拼音:
    róu zhōng yǒu gā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性格溫柔中帶剛強
    成語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潑潑的神態,柔中剛的清脆聲音,是誰也無法招架的。”
    248

    書缺

    成語拼音:
    shū quē yǒu jiàn
    成語解釋:
    泛指古書殘缺已多年。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249

    事不

    成語拼音:
    shì bù yǒu yú
    成語解釋:
    謂達到極點。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娘兒倆先哭了個事不余,大家勸住,他便忙著到祠堂行禮。”
    250

    十步之內,自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人才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芳草,四海之中,豈天奇秀!”
    251

    十步之內,必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人才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香草;十室之邑,必忠士。”
    252

    生財

    成語拼音:
    shēng cái yǒu dào
    成語解釋:
    原指生財個大原則,后指搞錢很辦法。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生財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253

    師出

    成語拼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名:名義,引伸為理由。出兵必正當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充足的理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師必名。”
    254

    事出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ǒu yīn
    成語解釋:
    事情的發生是原因的。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郭道臺就替他洗刷清楚,說了些'事出因,查無實據'的話頭,稟復了制臺。”
    255

    上方不足,下比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比上不足,比下余。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余。”
    256

    三分天下其二

    成語拼音: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語解釋:
    泛指勢力強大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三分天下其二,以服事殷。”
    257

    實繁

    成語拼音:
    shí fán yǒu tú
    成語解釋:
    實:實在;繁:多;徒:徒眾,群眾。實在不少這樣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鄭書》之:‘惡直丑正,實蕃徒。’”
    258

    實蕃

    成語拼音:
    shí fān yǒu tú
    成語解釋:
    見“實繁徒”。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惡直丑正,實蕃徒。”
    259

    三人行,必我師

    成語拼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語解釋: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0

    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人

    成語拼音: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語解釋:
    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38回:“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人。既來至此,焉怯進之理?”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