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
281
死有余誅
- 成語拼音:
- sǐ yǒu yú zhū
- 成語解釋:
- 猶死有余辜。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臣等雖三尺之喙,日誦五車之書,反不如醫卜執技之流、簿書奔走之吏,其為尸素,死有余誅。”
-
282
十指有長短
- 成語拼音:
- 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手指。十根手指頭有長有短。比喻事物的不一樣
- 成語出處:
- 唐·劉商《擬胡笳十八拍》:“手中十指有長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
283
詩中有畫
- 成語拼音:
- shī zhōng yǒu huà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書摩詰〈藍關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284
受之有愧
- 成語拼音:
- shòu zhī yǒu kuì
- 成語解釋: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種獎勵或榮譽感到慚愧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買禮來,使老身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
285
通共有無
- 成語拼音:
- tōng gòng yǒu wú
- 成語解釋:
- 謂互相接濟;互通有無。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俊振濟貧乏,通共有無。”
-
286
談空說有
- 成語拼音:
- tán kōng shuō yǒu
- 成語解釋:
- 泛指閑談、空談。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
287
天命有歸
- 成語拼音:
- tiān mìng yǒu guī
- 成語解釋:
- 天命:上天的意志;歸:歸宿。上天所安排的歸宿。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見天命有歸,豈是人為。”
-
288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成語拼音:
-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 成語解釋:
- 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
- 成語出處:
- 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289
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 成語拼音:
- tiān shàng shǎo yǒu,dì xià nán xú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其稀少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這樣先生,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
290
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
291
通無共有
- 成語拼音:
- tōng wú gòng yǒu
- 成語解釋:
- 見“通共有無”。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劉建翁墓志銘》:“建翁內事兩世母,奉從兄,撫幼弟;外交朋友,接鄉里,通無共有。”
-
292
天外有天
- 成語拼音:
- tiān wài yǒu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無窮無盡的境界。多用來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的領域需要不斷擴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閱歷不盡。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 成語出處:
- 《敦煌曲 何滿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
-
293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 成語解釋:
-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沒有什么辦不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9回:“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29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 成語解釋:
-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295
談笑有鴻儒
- 成語拼音:
-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
- 成語解釋:
- 鴻儒:大儒,有名的學者。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296
天有不測風云
- 成語拼音: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災禍是無法預料的。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
297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 成語拼音: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 成語解釋:
-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
298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
- 成語拼音: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 成語解釋:
-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
299
退有后言
- 成語拼音:
- tuì yǒu hòu yán
- 成語解釋:
- 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進行非議。
- 成語出處:
- 《尚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
300
徒有其表
- 成語拼音:
- tú yǒu qí biǎo
- 成語解釋:
- 徒:只,僅。只有光鮮的外表而已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金漆飯桶’,大約說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實內骨子一無所有。”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