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是字的成語 (164個)

    101

    隨聲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shì fēi
    成語解釋:
    別人說,自己也說;別人說不,自己也說不。謂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非,豈不哀哉。”
    102

    誰非

    成語拼音:
    shuí shì shuí fēi
    成語解釋:
    猶言誰對誰錯。
    成語出處:
    元 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誰與你挑唇料嘴,辨別個誰誰非。”
    103

    談非

    成語拼音:
    shuō shì tán fēi
    成語解釋:
    ①評說非。②指搬弄口舌。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點絳唇·贈妓》:“不問生熟辦酒食,他便要異盞傳杯,說談非,斜眼相窺。”
    104

    師心自

    成語拼音:
    shī xīn zì shì
    成語解釋: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己見,自以為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
    105

    說一一,說二

    成語拼音:
    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
    成語解釋:
    說話算數,確定不移。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1回:“我向來說一一,說二二。”
    106

    挑得籃里便

    成語拼音:
    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
    成語解釋:
    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挑得籃里便菜,一個信送將進去,登時把陳定放了出來。”
    107

    聽見風就

    成語拼音:
    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
    成語解釋:
    剛聽到一點兒風聲,就當要下雨了。形容聽到一點風聲就竭力附和渲染。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五回:“他們做都老爺的,聽見風就雨,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的。”
    108

    天涯淪落人

    成語拼音: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成語解釋:
    大家都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09

    尋非

    成語拼音:
    tǎo shì xún fēi
    成語解釋:
    生非,故意挑剔。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訴獵》:“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討尋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瞞心,料想蒼天不負虧。”
    110

    頭頭

    成語拼音:
    tóu tóu shì dào
    成語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后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成語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道,法法本圓成。”
    111

    途途

    成語拼音:
    tú tú shì dào
    成語解釋:
    指頭頭道。說話或做事很有條理。
    成語出處:
    聶紺弩《題記一》:“女人的幸福看他的丈夫怎樣,應該先努力安排一個家等等,這樣或者那樣,說得途途道。”
    112

    滔滔者天下皆

    成語拼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成語解釋:
    滔滔:連續不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也,而誰以易之。”
    113

    吞舟

    成語拼音:
    tūn zhōu shì lòu
    成語解釋:
    本謂大魚漏網,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遙法外。
    成語出處:
    《南史·陳慶之傳》:“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漏。”
    114

    無間

    成語拼音:
    wú ji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指不分別非。
    成語出處:
    魯迅《文化偏至論》:“林林之民,咸致同情于不平者,凡有能阻泥教旨,抗拒法皇,無間非,輒與贊和。”
    115

    唯鄰

    成語拼音:
    wéi lín shì bǔ
    成語解釋:
    指找住房應該選擇鄰居。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三年》:“非宅卜,唯鄰卜。”
    116

    唯利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cóng
    成語解釋:
    從:追逐。一心求利,別的什么都不顧
    成語出處:
    北魏·魏收《孝靜帝伐元神和等詔》:“狡猾反覆,唯利從,玷辱流輩,莫斯為甚。”
    117

    惟利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mìng
    成語解釋:
    猶言惟利圖。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9回:“那婆子本愚頑之輩,兼之年近昏眊,惟利命,一概情面不管。”
    118

    惟利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qū
    成語解釋:
    見“惟利圖”。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論,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輩無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趨,豈知善惡果報之道。”
    119

    唯利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qiú
    成語解釋:
    見“唯利視”。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源頻叨諸府戎禁,豫班通徹,而托姻結,唯利求,玷辱流輩,莫斯為甚。”
    120

    惟利

    成語拼音:
    wéi lì shì qiú
    成語解釋:
    見“惟利圖”。
    成語出處:
    《通典·食貨五》:“工部尚書蘇孝慈等以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錢物出舉興生,惟利求,煩擾百姓。”
    * 是的成語,帶是字的成語,包含是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