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是漏的意思 吞舟是漏的讀音和出處
- 吞
- 舟
- 是
- 漏
- 成語名稱:
- 吞舟是漏
- 成語拼音:
- [tūn zhōu shì lòu]
- 成語解釋:
- 本謂大魚漏網,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遙法外。
- 成語出處:
- 《南史·陳慶之傳》:“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比喻句
- 結構類型:
- 緊縮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吞舟是漏
- 英文翻譯:
- Swallowing a boat is a leak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吞舟是漏”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大的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大魚 漏網 大者 逍遙法外
“吞舟是漏”的單字解釋
【吞】:1.不嚼或不細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氣吞山河。忍氣吞聲。2.兼并,侵占:吞沒(mò)。吞并。吞蝕。吞占。
【舟】:1.船:輕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漏】:1.東西從孔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壺里的水漏光了。2.物體有孔或縫,東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鍋漏了。那間房子漏雨。3.漏壺的簡稱,借指時刻:漏盡更深。4.泄露:走漏風聲。說漏了嘴。5.遺漏:掛一漏萬。這一行漏了兩個字。點名的時候,把他的名字給漏了。
“吞舟是漏”的近義詞
“吞舟是漏”的相關成語
“吞舟是漏”的關聯成語
吞字的成語
舟字的成語
是字的成語
漏字的成語
吞開頭的成語
舟開頭的成語
是開頭的成語
漏開頭的成語
tun的成語
zhou的成語
shi的成語
lou的成語
tzsl的成語
吞舟什么什么的成語
吞什么是什么的成語
吞什么什么漏的成語
什么舟是什么的成語
什么舟什么漏的成語
什么什么是漏的成語
“吞舟是漏”造句
用“量化指標”查處土地違法,難免掛一漏萬,難免吞舟是漏,難免會讓人覺得是在搞運動式執法,實在無法讓人寄予期待。
缺乏事前監督,執法只打死老虎——這是造成吞舟是漏,使貪贓枉法者。
名人做虛假廣告之所以“吞舟是漏”,根源就在于現行法律存在漏洞。
黑心權力始終是黑心律師最主要的幫兇,甚至是讓罪犯吞舟是漏的主導者。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
有人枉法,吞舟是漏;母親維權,錙銖必較,絕不是法治的體現。
對此,你當然可以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但我更可以認為是吞舟是漏。
很多人擔心,通過“雅賄”洗錢,讓貪官多了一些隱秘通道,更難查處,更多的貪官由此“吞舟是漏”。
要是朝鮮不同意為此目的的核查,或者查出來有先前違約證據,那國際社會不會吞舟是漏。
很有必要查查是誰將央視春晚邀請函當成了“特赦圣旨”從而對魏三網開一面,如果這樣的事情總是不了了之,那“吞舟是漏”自然也會隨處可見。
* 吞舟是漏的意思 吞舟是漏的成語解釋 吞舟是漏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