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是字的成語 (164個)

    141

    休戚

    成語拼音:
    xiū qī shì tóng
    成語解釋: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成語出處:
    《晉書·王導傳》:“吾與元規休戚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142

    閑非

    成語拼音:
    xián shì xián fēi
    成語解釋:
    無關緊要的非、議論。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我待和他計較來,與這廝爭甚么閑閑非。”
    143

    亦復如

    成語拼音:
    yì fù rú shì
    成語解釋:
    復:又,再。也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144

    研核

    成語拼音:
    yán hé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核:對照,考核。研究考核什么對,什么
    成語出處:
    漢·張衡《東京賦》:“溫故知新,研核非。”
    145

    有奶便

    成語拼音:
    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貪利忘義,誰給好處就投靠誰
    成語出處:
    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便所謂‘有奶便娘’,在人格上很不足道的。”
    146

    一身都

    成語拼音: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語解釋:
    極言膽大勇敢。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趙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子龍一身都膽也。”
    147

    人非

    成語拼音:
    yán shì rén fēi
    成語解釋:
    謂言論無可非議,但為人不可取。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宋紀·太祖》:“徐鉉、張洎言人非。”
    148

    一身

    成語拼音:
    yī shēn shì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膽也!’”
    149

    為恨

    成語拼音:
    yǐ shì wéi hèn
    成語解釋:
    恨:遺憾。把這件事當作遺憾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為恨。”
    150

    一,二

    成語拼音:
    yī shì yī,èr shì èr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
    成語出處: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80回:“遂把那楊騰蛟怎樣寫親供,劉二怎樣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連累,一一,二二的都說了。”
    151

    一無

    成語拼音:
    yī wú shì chù
    成語解釋:
    :對,正確。沒有一點兒對的或好的地方。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事與心違,無一處,未知何日遂得釋然。”
    152

    昨非今

    成語拼音:
    zuó fēi jīn shì
    成語解釋:
    非:不對,錯誤;:對,正確。現在對的,過去錯的
    成語出處:
    宋·郭應祥《臨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詞:“老子開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癡頑。昨非今有無間。”
    153

    質非文

    成語拼音:
    zhì fēi wén shì
    成語解釋:
    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吾子》:“其文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154

    作如

    成語拼音:
    zuò rú shì guān
    成語解釋:
    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成語出處: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觀。”
    155

    搬非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bān fēi
    成語解釋:
    搬弄非,引起爭端。
    成語出處:
    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和尚本應該只管自己念經……他偏要放下經卷,橫來招搬非,大約懷著嫉妒罷。”
    156

    不彰

    成語拼音:
    zì shì bù zhāng
    成語解釋:
    :自以為;彰:明晰。自以為的人則非不明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自見者不明,自者不彰。”
    157

    攬非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lǎn fēi
    成語解釋:
    猶招惹非。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忽聽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聽得,便喊道:‘在這里!’岳大爺道:‘你又在此招攬非了。’”
    158

    兩張皮

    成語拼音: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成語解釋:
    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成語出處:
    159

    惹非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rě fēi
    成語解釋:
    招惹非。謂無故生事。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你許多時不行這條路,如今去端門看燈,從張員外門前經過,又惹非。”
    160

    生非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見“招惹非”。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戰斗,而往往不過將敗落家族的婦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壇上。嘁嘁嚓嚓,招生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
    * 是的成語,帶是字的成語,包含是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