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時字的成語 (297個)

    101

    病俗

    成語拼音:
    mǐn shí bìng sú
    成語解釋:
    指憂慮
    成語出處:
    宋 曾鞏《答李訟書》:“足下自稱有憫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102

    每刻

    成語拼音:
    měi shí měi kè
    成語解釋:
    每分鐘,每一
    成語出處:
    毛澤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現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實行投降,而且每每刻都在殺中國人。”
    103

    名重當

    成語拼音: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當很有名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卓茂傳》:“茂與孔休,蔡勛、劉宣、龔勝、鮑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當。”
    104

    名噪一

    成語拼音:
    míng zào yī shí
    成語解釋:
    指名聲傳揚于一個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 科場》:“朱半仙,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
    105

    名震一

    成語拼音:
    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語解釋:
    名聲震動當社會。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劉晏傳》:“號神童,名震一。”
    106

    名重一

    成語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名得當”、“名噪一”、“名傾一”。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名重一,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107

    寧當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思有

    成語拼音:
    nìng dāng yǒu rì chóu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
    成語解釋:
    寧:寧愿;籌:計劃。當有錢要考慮貧窮,不能到了沒錢還在回想有錢候。指應厲行節約,注意儲備,不能浪費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寧當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思有。’人肚內有了這兩句話,便不怕了。”
    108

    年豐

    成語拼音:
    nián fēng shí rěn
    成語解釋:
    稔:莊稼成熟。年成好,莊稼大豐收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今歲倒也年豐稔,怎么這觀里作荒吃人。”
    109

    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成語拼音: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諺語。原比喻平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沒有準備,臨慌忙應付。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著了慌。”
    110

    不燒香,臨抱佛腳

    成語拼音: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沒有準備,臨慌忙應付
    成語出處: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不燒香,臨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111

    千古一

    成語拼音:
    qiān gǔ yī shí
    成語解釋:
    喻指難得的機會。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今天下之機杼在王,王若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此千古一也。”
    112

    切合

    成語拼音:
    qiè hé shí yí
    成語解釋:
    十分符合當的需要或潮流
    成語出處:
    113

    起居無

    成語拼音:
    qǐ jū wú shí
    成語解釋: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起居無,惟適之安。”
    114

    奉勢

    成語拼音:
    qū shí fèng shì
    成語解釋:
    迎合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同“趨附勢”。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去看他,教人道我趨奉勢。”
    115

    附勢

    成語拼音:
    qū shí fù shì
    成語解釋:
    迎合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如此人趨附勢以得富貴而自為樂者也。”元 劉壎《隱居通議 經史二》:“蓋趨附勢人情則然,古今所同也。何責于薄俗哉?”
    116

    救急

    成語拼音:
    quán shí jiù jí
    成語解釋:
    權:稱量。正確分析形勢,挽救危急局面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浮傳》:“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權救急,二者皆為國耳。”
    117

    肆暴

    成語拼音:
    qiè shí sì bào
    成語解釋:
    老鼠放肆地偷吃東西。比喻得勢胡作非為,橫行霸道
    成語出處:
    118

    趣舍有

    成語拼音:
    qù shě yǒu shí
    成語解釋:
    趣舍:趨向和舍棄。指人的得失進退有一定的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巖穴之士,趣舍有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
    119

    千歲一

    成語拼音:
    qiān suì yī shí
    成語解釋:
    猶千載一
    成語出處:
    《晉書·慕容云載記》:“機運難邀,千歲一,公焉得辭也。”
    120

    制宜

    成語拼音:
    quán sh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斟酌形勢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答佞》:“人操行無恒,權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撓。”
    * 時的成語,帶時字的成語,包含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