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意思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讀音和出處
- 平
- 時
- 不
- 燒
- 香
- 急
- 來
- 抱
- 佛
- 腳
- 成語名稱: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 成語例句:
-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沒有準備是不行的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分句;指臨時慌忙應付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英文翻譯:
- I don't burn incense at ordinary times. I'm eager to embrace Buddhism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上下句成語 多字成語 P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諺語 比喻 往來 懇求 多指 沒有 應付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單字解釋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時】:1.時間(對空間而言):時空觀念。2.時代;時候:古時。唐時。戰時。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規定的時間:按時上班。過時作廢。5.季節:四時如春。6.現在的;當時的:時事。時興。7.時俗;時尚:入時。8.副詞。時常:時時。時有錯誤。9.有時候:時陰時晴。10.時機:不誤農時。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燒】:1.使東西著火:燃燒。燒毀。燒煤取暖。2.加熱或接觸某些化學藥品、放射性物質等使物體起變化:燒水。燒飯。燒磚。燒炭。鹽酸把衣服燒壞了。3.烹調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湯汁來炒或燉,或先煮熟再用油炸:燒茄子。紅燒鯉魚。燒羊肉。4.烹調方法,就是烤:叉燒。燒雞。5.發燒:他現在燒得厲害。6.比正常體溫高的體溫:燒退了。退燒了。7.過多的肥料使植物體枯萎或死亡。8.因財富多而忘乎所以:有兩個錢就燒得不知怎么好了!
【香】:1.(氣味)好聞(跟“臭”相對):香水。香皂。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飯很香。3.吃東西胃口好:這兩天吃飯不香。4.睡得踏實:睡得正香呢。5.受歡迎;被看重:吃香。這種貨物在農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龍涎香。7.用木屑摻香料做成的細條,燃燒時,發出好聞的氣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時常用,有的加上藥物,可以熏蚊子:線香。蚊香。燒一炷香。8.親吻:香面孔。9.姓。
【急】:1.急躁;著急:急性子。急著趕路。2.使著急:眼看要開演了,小王還不來,真急人。3.匆促;迅速。與“緩”相對: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況嚴重:急事。情況緊急。5.緊急嚴重的事情:救急。當務之急。6.熱心做;熱心幫助:急公好義。急人之難。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抱】:1.用手臂圍住:母親抱著孩子。2.初次得到(兒子或孫子):聽說你抱孫子了。3.抱養(孩子):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結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團,就會有力量。5.心里存著(想法、意見等):青年人都抱著遠大的理想。對他的這種決定,許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兩臂合圍的量:一抱草。兩抱粗的大樹。7.孵(卵成雛):抱小雞兒。抱窩。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腳】:[jiǎo]1.人或某些動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體并行走。2.物體的最下部:山腳。墻腳。3.舊指跟體力搬運有關的:腳夫。腳行。[jué]同“角(jué)”。現多用角。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反義詞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近義詞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相關成語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急來抱佛腳
抱佛腳
急則抱佛腳
臨時抱佛腳
揀佛燒香
磕頭燒香
燒香禮拜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時不可逢
時不可失
時不我待
時不我與
時不再來
遭時不偶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關聯成語
平字的成語
時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燒字的成語
香字的成語
急字的成語
來字的成語
抱字的成語
佛字的成語
腳字的成語
平開頭的成語
時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燒開頭的成語
香開頭的成語
急開頭的成語
來開頭的成語
抱開頭的成語
佛開頭的成語
腳開頭的成語
ping的成語
shi的成語
bu的成語
shao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ji的成語
lai的成語
bao的成語
fo的成語
jiao的成語
psbsxjlbfj的成語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意思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成語解釋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