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成字的成語 (493個)

    281

    失敗者功之母

    成語拼音: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成語解釋:
    母:先導,根源。失敗往往是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毛澤東《實踐論》:“所謂‘失敗者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282

    九穩

    成語拼音:
    shí chéng jiǔ wěn
    成語解釋:
    謂相當穩妥可靠。
    成語出處: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則道嫁良人十九穩,今日個越不見末尾三稍。”
    283

    棄敗

    成語拼音:
    shōu chéng qì bài
    成語解釋:
    謂趨附得勢的人,輕視遭貶黜的人。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俗性貪進忽退,收棄敗。”
    284

    騎虎

    成語拼音:
    shì chéng qí hǔ
    成語解釋:
    情勢像騎在老虎背上一樣;很難下來。比喻已在進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勢;欲罷不能。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心里其實害怕;無奈勢騎虎,只得勉強要去廝殺。”
    285

    若性

    成語拼音:
    shào chéng ruò xìng
    成語解釋:
    指自幼形的習慣就好象天性一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保傅》:“少若性,習慣之為常。”
    286

    一團

    成語拼音:
    suō chéng yī tuán
    成語解釋:
    因寒冷、緊張、恐懼而蜷縮身體
    成語出處:
    余華《活著》:“自己坐在床沿上盯著鳳霞看,二喜的身體都縮一團了。”
    287

    撒豆

    成語拼音:
    sā dòu chéng bīng
    成語解釋:
    撒放豆子,變軍隊。傳說中謂散布豆類即能變軍隊的一種魔法。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 《十樣錦》第二折:“變晝為夜,撒豆兵,揮劍河,呼風喚雨。”
    288

    水到渠

    成語拼音:
    shuǐ dào qú chéng
    成語解釋: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一條水道。比喻條件熟;事情自然會功。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答秦太虛書》:“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不須預慮。”
    289

    三夫市虎

    成語拼音: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虎”。
    成語出處:
    《宋書 樂志三》:“三夫市虎,慈母投杼趨。”
    290

    三個臭皮匠,合一個諸葛亮

    成語拼音: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hé chéng yī gè zhū gě liàng
    成語解釋: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成語出處:
    毛澤東《組織起來》:“三個臭皮匠,合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
    291

    收回

    成語拼音:
    shōu huí chéng mìng
    成語解釋: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決定。
    成語出處:
    宋 鄭興裔《辭知廬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誠,鑒臣之拙,收回命。”
    292

    水火相濟,鹽梅相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語解釋:
    烹飪賴水火而,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成語出處:
    《舊唐書·忠義傳·王義方》:“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然后庶績咸熙,風雨交泰。”
    293

    嗜痂

    成語拼音:
    shì jiā chéng pǐ
    成語解釋:
    嗜:愛好;痂:瘡口表面的硬殼。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語出處:
    《南史·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294

    舍己

    成語拼音:
    shě jǐ chéng rén
    成語解釋:
    舍:放棄;就,全。指犧牲自己,全他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雖父母之心;舍己人,乃高明之事。”
    295

    順理

    成語拼音: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章:篇章;理:條理。指寫文章或做事順著條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文者,順理而章之謂也。”
    296

    生米煮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做了,不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0回:“等到生米煮熟飯,他老人家也賴不到那里去了。”
    297

    生米做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做了,不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明 沈受先《三元記 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熟飯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298

    生米作熟飯

    成語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做了,不能再改變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這個當兒,珍姑娘的頭是磕了,臉是開了,生米是作熟飯了。”
    299

    少年老

    成語拼音: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成語解釋:
    :經歷多。閱歷廣。懂得人情事故。人雖年輕;卻很老練穩重。
    成語出處:
    漢 趙岐《三輔決錄 韋康》:“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為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之風,昂昂千里之駒。’”
    300

    三人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成語解釋:
    城里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城里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
    * 成的成語,帶成字的成語,包含成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