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年字的成語 (238個)

    161

    老誠

    成語拼音:
    shǎo nián lǎo chéng
    成語解釋:
    見“少老成”。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9回:“現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見的那個少老誠的玉郎了。”
    162

    磨劍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mó j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多刻苦磨練。
    成語出處:
    唐 賈島《劍客》詩:“十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163

    生聚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ēng jù
    成語解釋:
    比喻培養實力,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越十生聚,而十教訓,二十之外,吳其為沼乎!”
    164

    生聚,十教訓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成語解釋: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元》:“越十生聚,而十教訓,二十之外,吳其為沼乎!”
    165

    樹木,百樹人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語解釋: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之計,莫如樹谷;十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166

    五載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wǔ zǎi
    成語解釋:
    載:。指三五。形容不很長的幾時間。
    成語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也須知俺這三五載,看看衰邁,還有甚精金響鈔,暗暗藏埋。”
    167

    之艾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語解釋: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之病,求三之艾也。”
    168

    歲稔

    成語拼音:
    suì rěn nián fēng
    成語解釋:
    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豐稔”。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圣臣賢治,化育的歲稔豐快。”
    169

    視日如

    成語拼音:
    shì rì rú nián
    成語解釋:
    謂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之七:“自發義烏信,引領西跂,視日如,今兩月矣。”
    170

    死日生

    成語拼音:
    sǐ rì shēng nián
    成語解釋:
    “雖死之日,猶生之”的縮語。指感人的恩德
    成語出處:
    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冀千慮一得,袞職有補,則死日生,甘從斧鉞。”
    171

    舜日堯

    成語拼音:
    shùn rì yáo nián
    成語解釋:
    比喻升平盛世。堯舜,均為古代賢君。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獰歌·春白獰》:“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歡無極。”
    172

    似水流

    成語拼音:
    sì shuǐ liú nián
    成語解釋:
    :光陰。光陰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復返。比喻光陰過得很快。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173

    三十河東,三十河西

    成語拼音: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成語解釋:
    三十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河東,三十河西’!就像三十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174

    雖死之日,猶生之

    成語拼音: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成語出處:
    晉 常璩《漢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
    175

    天寶當

    成語拼音:
    tian bao dang nian
    成語解釋:
    比喻追憶往昔盛事。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號,是唐王朝極盛之時。
    成語出處: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176

    天不假

    成語拼音:
    tiān bù jiǎ nián
    成語解釋:
    假:給予。天公不給以壽命。指壽命不長。
    成語出處:
    清·平步青《霞外裙屑》卷六:“予以先生此考,為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為讀史者一助,惜天不假,積四十六之歲月,僅成全史三之一。”
    177

    天奪之

    成語拼音:
    tiān duó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上天褫奪其壽。謂不能享其天
    成語出處:
    清·顧貞觀《栩園詞棄稿》序:“漸有應者,而天奪之,未口,輒風流云散。”
    178

    天假其

    成語拼音:
    tiān jiǎ qí nián
    成語解釋:
    同“天假之”。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與徐勉書》:“若天假其,還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179

    天假之

    成語拼音:
    tiān jiǎ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上天賜給足夠的壽。謂能享其天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天假之,而除其害。”
    180

    不測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cè
    成語解釋:
    謂意外的死亡。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鮑文卿撫養,立嗣承襠,兩無異說。如有天不測,各聽天命。”
    * 年的成語,帶年字的成語,包含年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