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年字的成語 (238個)
-
141
窮年沒世
- 成語拼音:
- qióng nián mò shì
- 成語解釋:
- 沒世:一輩子。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任臣下》:“必有大節而無小過者然后得為諫諍之臣,則窮年沒世不可得其人矣。”
-
142
耆年碩德
- 成語拼音:
- qí nián shuò dé
- 成語解釋:
-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泛指年高。碩: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當今王大臣耆年碩德,雖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軍事務,膽識俱優者,恐難其選。”
-
143
千年萬載
- 成語拼音:
- qiān nián wàn z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久遠的年代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誰不知道龐居士誤放了來生債,我則待顯名兒千年萬載。”
-
144
千年一律
- 成語拼音:
- qiān nián yī lǜ
- 成語解釋:
- 猶言千古一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題孔子像于芝佛院》:“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
145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成語拼音:
-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146
弱冠之年
- 成語拼音:
- ruò guàn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 成語出處:
-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第四卷:“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
-
147
日久年深
- 成語拼音:
- rì jiǔ nián shēn
- 成語解釋:
- 指日子久;時間長。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打韓通》:“我這病,年深日久,數個良醫,不曾醫的好。”
-
148
人壽年豐
- 成語拼音:
- rén shòu nián fēng
- 成語解釋:
- 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豐。”
-
149
瑞雪兆豐年
- 成語拼音:
- 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
- 成語解釋:
- 瑞:吉利的。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是豐收之年。
- 成語出處:
- 曲波《橋隆飆》十九:“俗語道:‘瑞雪兆豐年’,明年的小麥一定收成好。”
-
150
勝讀十年書
- 成語拼音: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 成語解釋:
-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 成語出處:
- 《二程全書 遺書二十二上 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
151
歲豐年稔
- 成語拼音:
- suì fēng nián rěn
- 成語解釋:
- 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亦作“歲稔年豐”。
- 成語出處:
- 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谷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糴,實太倉之儲。”
-
152
時和年豐
- 成語拼音:
- shí hé nián fēng
- 成語解釋:
-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大雅譜》唐 孔穎達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
153
壽滿天年
- 成語拼音:
- shòu mǎn tiān nián
- 成語解釋:
- 天年:自然壽數。人活滿自然壽數而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諸公皆生人道,為王公大人,享受天祿。壽滿天年,仍還原所,以俟緣會,又復托生。”
-
154
三年不窺園
- 成語拼音:
-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 成語解釋:
-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
155
十年窗下
- 成語拼音:
-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 成語解釋:
-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 成語出處:
-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
156
十年讀書
- 成語拼音:
- shí nián dú shū
- 成語解釋:
- 謂長期努力于學業。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晚好讀書,手不釋卷,《史》、《漢》多所諳憶,常嘆曰:‘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
-
157
三年化碧
- 成語拼音:
- sān nián huà bì
- 成語解釋:
- 指忠心不泯。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
158
十年寒窗
- 成語拼音: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 成語出處:
-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
159
十年九不遇
- 成語拼音:
- shí nián jiǔ bù y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難遇到一次。
- 成語出處:
-
160
少年老成
- 成語拼音: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 成語解釋:
- 老成:經歷多。閱歷廣。懂得人情事故。人雖年輕;卻很老練穩重。
- 成語出處:
- 漢 趙岐《三輔決錄 韋康》:“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為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里之駒。’”
* 年的成語,帶年字的成語,包含年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