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年字的成語 (238個)

    181

    不齊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qí
    成語解釋:
    謂命運和流不相配合,以致運道不好。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張教頭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
    182

    不遂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suí
    成語解釋:
    謂未享天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安帝紀》:“豈意卒然顛沛,天不遂,悲痛斷心。”《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一》:“天不遂,早就奄昏。”
    183

    而校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章炳麟《文學說例》:“體若駢枝,語反簡核;豈與夫蘇軾陳亮茍為辭費者同而校乎?”
    184

    而語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yǔ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而語矣。”
    185

    稚齒

    成語拼音:
    tiáo nián zhì chǐ
    成語解釋:
    :童;稚齒:少。指童
    成語出處:
    《南齊書·武十七王傳論》:“齠稚齒,養器深宮,習趨拜之儀,受文句之學。”
    186

    五陵

    成語拼音:
    wǔ líng nián shào
    成語解釋:
    指京都富豪子弟。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187

    長存

    成語拼音:
    wàn nián cháng cún
    成語解釋:
    :久遠。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長存
    成語出處:
    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著以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裝飾花紋,象征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長存,永遠照耀著后代。”
    188

    成語拼音:
    wàng nián jiāo
    成語解釋:
    即不拘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之好”。
    成語出處:
    《南史 何遜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交。”
    189

    無疆

    成語拼音:
    wàn nián wú jiāng
    成語解釋:
    形容代久遠。同“萬世無疆”。
    成語出處:
    宋 陳師道《代賀興龍節表》:“庶邦有眾,愿效忠臣之心,萬無疆,請祝圣人之壽。”
    190

    之好

    成語拼音:
    wàng nián zhī hǎo
    成語解釋:
    忘記齡的交友。即不拘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
    191

    之交

    成語拼音:
    wàng nián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成語出處:
    《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交。”
    192

    之契

    成語拼音:
    wàng nián zhī qì
    成語解釋:
    即不拘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之好”。
    成語出處:
    唐 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爐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忘之契。”
    193

    兀兀窮

    成語拼音:
    wù wù qióng nián
    成語解釋:
    兀兀:勞苦的樣子;窮:終。一到頭辛苦勞動,勤勞不懈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194

    秀才造反,三不成

    成語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也難以成功。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搖擺不定,做不成大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195

    懸車之

    成語拼音:
    xuán chē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指七十歲。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必有可用。”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車之,二表乞罷將相。”
    196

    虛度

    成語拼音:
    xū dù nián huá
    成語解釋:
    白白地度過歲。虛:指沒有收獲、成就。
    成語出處:
    《憶鄧拓 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華。”
    197

    相交有

    成語拼音:
    xiāng jiāo yǒu nián
    成語解釋: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形容交誼很深
    成語出處:
    198

    學老于

    成語拼音:
    xué lǎo yú nián
    成語解釋:
    指青人的博學。
    成語出處:
    《宋史 文苑傳七 熊克》:“克幼而翹秀,既長,好學善屬文,郡博士胡憲器之,曰:‘子學老于,他日當以文章顯。’”
    199

    惡歲

    成語拼音:
    xiōng nián è suì
    成語解釋:
    成很壞。指饑荒的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兇惡歲,則行貨物,流有余而調不足也。”
    200

    饑歲

    成語拼音:
    xiōng nián jī suì
    成語解釋:
    成很壞。指荒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兇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 年的成語,帶年字的成語,包含年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