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年字的成語 (238個)
-
101
年近歲逼
- 成語拼音:
- nián jìn suì bī
- 成語解釋:
- 逼:迫近。指已迫近年底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又因年近歲逼,諸事煩雜不算外,又有林之孝開了一個人單子回來。”
-
102
年近歲除
- 成語拼音:
- nián jìn suì chú
- 成語解釋:
- 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2回:“年近歲除,怎好只管打擾?”
-
103
年久失修
- 成語拼音:
- nián jiǔ shī xiū
- 成語解釋:
- 年代久遠,荒廢失修
- 成語出處:
- 魯迅《最藝術的國家》:“然而這民國年久失修,連招牌都已經剝落殆盡,彷佛花旦臉上的脂粉。”
-
104
年老力衰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lì shuāi
- 成語解釋:
-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將買賣收了,臨別時就將此樓托付我了。”
-
105
年老龍鐘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作筵》:“爾母年老龍鐘,不能料理中饋。”
-
106
年老色衰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sè shuāi
- 成語解釋:
-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紀而衰老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38回:“那王媽媽自幼在勾欄中出身,后來年老色衰,淪落無靠,遂為人傭仆。”
-
107
年老體弱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tǐ ruò
- 成語解釋:
- 指衰老的人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高級干部要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我不是說少數年老體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辦公,但是一般的不應該這樣做。”
-
108
年老體衰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成語解釋:
-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親時,又感到她年老體衰,像她這樣年歲的人……”
-
109
年邁龍鐘
- 成語拼音:
- nián mài ló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著我的名字,說我蘧佑年邁龍鐘,不能親自再來拜謁墓道了。”
-
110
年迫日索
- 成語拼音:
- nián pò rì suǒ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11
年輕力壯
- 成語拼音: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壯:健壯。年紀輕;身體好;力氣大。
- 成語出處:
- 駱賓基《千人塔下的聲音》:“我立即走過去,因為我年輕力壯。”
-
112
年輕氣盛
- 成語拼音:
- nián qīng qì shèng
- 成語解釋:
- 年紀小,不懂得為人處世,喜歡爭強好勝
- 成語出處:
- 老舍《小型的復活》:“但是,年輕氣盛,誰管這一套呢!”
-
113
年深日久
- 成語拼音:
- nián shēn rì jiǔ
- 成語解釋:
- 深:遠。時間久遠。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自別了長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盤纏也使盡了。”
-
114
年深歲久
- 成語拼音:
- nián shēn suì jiǔ
- 成語解釋:
- 時間久遠地過去
- 成語出處:
-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個,這等年深歲久的事,那時記得。”
-
115
年衰歲暮
- 成語拼音:
- nián shuāi suì mù
- 成語解釋:
- 謂年紀衰老,壽命將盡。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今堪年衰歲暮,恐不得自信,排于異人,將安究之哉?”
-
116
年少無知
- 成語拼音:
- nián shào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年紀小,不懂事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
117
年事已高
- 成語拼音:
- nián shì yǐ gāo
- 成語解釋:
- 年事:年紀。指一個人的歲數已經很大了。
- 成語出處:
- 《南史·虞荔傳》:“卿年事已高,氣力稍減。”
-
118
年深月久
- 成語拼音:
- nián shēn yuè jiǔ
- 成語解釋:
- 見“年深歲久”。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曉得花園門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邊一伙人踢開了一扇。”
-
119
年頭月尾
- 成語拼音:
- nián tóu yuè wěi
- 成語解釋:
- ①謂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文。
- 成語出處:
- 宋·林光朝《癡頑不識字》詩:“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字。”
-
120
年已蹉跎
- 成語拼音:
- nián yǐ cuō tuó
- 成語解釋:
- 蹉跎:過時。年齡已經太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 年的成語,帶年字的成語,包含年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