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艾的意思 三年之艾的讀音和出處
- 三
- 年
- 之
- 艾
- 成語名稱:
- 三年之艾
- 成語拼音:
-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用于勸誡人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三年之艾
- 英文翻譯:
- Three year's wormwoo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三年之艾”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三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孟子的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尋找 艾葉 比喻 凡事 準備 事到臨頭 想辦法 來不及
“三年之艾”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興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yì]1.同“乂”。2.懲治:懲艾。
“三年之艾”的相關成語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三年之艾
三年不窺園
三年化碧
三年五載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百年之柄
百年之后
百年之好
百年之業
百年之約
九年之儲
兼年之儲
九年之蓄
忘年之好
忘年之交
忘年之契
“三年之艾”的關聯成語
三字的成語
年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艾字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年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艾開頭的成語
san的成語
nian的成語
zhi的成語
ai的成語
snza的成語
三年什么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三什么什么艾的成語
什么年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年什么艾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艾的成語
“三年之艾”造句
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就曾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胡適給這個時代開出的藥方,其實是一個態度——“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
既然如此,當局想要振興經濟,若一味地以解決出口下滑做為首要目標,將陷入出口導向迷思,就如同以三年之艾治七年之病,政策效果將大打折扣。
第三,是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拼命的路,第四,是那忍辱食垢以求三年之艾的路。
若謂處分盡善,竊意目前鹵莽,人人所知;若直指為迂狂,恐三年之艾,終身不得爾。
第三條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路,第四條是忍辱含垢以求三年之艾的路。
這一習慣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相傳是為了驅瘟辟邪,如《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劉醫生說,艾灸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
艾是中國人最早認識的藥用植物之一,戰國時《孟子》一書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 三年之艾的意思 三年之艾的成語解釋 三年之艾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