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平字的成語 (158個)

    101

    易近民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mín
    成語解釋:
    見“易近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易近民,民必歸之。”
    102

    易近人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rén
    成語解釋:
    易:原指道路坦寬廣;后比喻態度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周公世家》:“易近民,民必歸之。”
    103

    原十日飲

    成語拼音:
    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成語解釋:
    原:戰國時期趙國公子原君;十日飲:連日的設宴招待。原君為待客而舉辦的大規模酒宴。指朋友之間的歡宴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傳》:“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為十日飲。”
    104

    原易野

    成語拼音:
    píng yuán yì yě
    成語解釋:
    坦而無險阻的原野。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浚于是欲謀大舉,乃召端問之,端曰:‘原易野,賊便于沖突。’”
    105

    庸之輩

    成語拼音:
    píng yōng zhī bèi
    成語解釋:
    思想品質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無印象的人,無足輕重的人,才疏者或庸者
    成語出處:
    路遙《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農村這個天地里,他原來就不是庸之輩。”
    106

    治天下

    成語拼音:
    píng zhì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定;天下:指全中國。治理國家,使天下太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如欲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107

    清和

    成語拼音:
    qīng hé píng yǔn
    成語解釋:
    允:性情和。形容性情溫和
    成語出處:
    《晉書·齊獻王攸傳》:“及長,清和允,親賢好施。”
    108

    七滿八

    成語拼音:
    qī mǎn bā píng
    成語解釋:
    形容沒有空馀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趙翼《錦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謝》詩:“刺瑞刻猴地幾多,七滿八何處可施巧?”
    109

    八穩

    成語拼音:
    qī píng bā wěn
    成語解釋:
    十分穩定,物體處于衡狀態
    成語出處:
    110

    世界

    成語拼音:
    qīng píng shì jiè
    成語解釋:
    世界。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你須不是史思明的賊黨,清世界,誰敢調弄良家女子。”
    111

    崎嶇不

    成語拼音:
    qí qū bù píng
    成語解釋:
    崎嶇:地面高低不。形容道路高低不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安公子見那路漸漸的崎嶇不,亂石荒草,沒些村落人煙,心中有些怕將起來。”
    112

    秋色

    成語拼音:
    qiū sè píng fēn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語出處:
    《楚辭·九辯》:“皇天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113

    如履

    成語拼音:
    rú lǚ píng dì
    成語解釋:
    履:踩。像走在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十分順利。
    成語出處:
    唐 裴铏《周邯》:“因夷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地。”
    114

    四海承

    成語拼音:
    sì hǎi chéng píng
    成語解釋:
    國家持久太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9回:“當今四海承,萬方朝貢,有什么緊急事情,這等大驚小怪?”
    115

    四海升

    成語拼音:
    sì hǎi shēng píng
    成語解釋:
    :太。天下太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寡人御極以來,幸喜四海升,八方寧靖。”
    116

    尸鳩之

    成語拼音:
    shī jiū zhī píng
    成語解釋:
    尸鳩:亦作“鸤鳩”,即布谷鳥,傳說它哺育群雛時能均如一。比喻一視同仁。亦作“尸鳩之仁”。
    成語出處:
    《詩經·曹風·鸤鳩》:“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毛亨傳:“鸤鳩之養其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均如一。”
    117

    素昧

    成語拼音:
    sù mèi píng shēng
    成語解釋: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成語出處: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118

    素昧生

    成語拼音:
    sù mèi shēng píng
    成語解釋:
    彼此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同“素昧生”。
    成語出處:
    《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也樂得裝作不知,以免拖累。”
    119

    八穩

    成語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成語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八穩,心中暗喜。”
    120

    二滿

    成語拼音:
    sān píng èr mǎn
    成語解釋:
    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 平的成語,帶平字的成語,包含平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